-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戊戌变法
第八课 戊戌变法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变法背景 (一)国际: 一、序幕——公车上书: 1895年 康有为 梁启超 公车上书 背景: 人物: 内容: 效果: 结果: 光绪为什么支持变法? 三.高潮: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议一议,“贼”指谁?为什么“无力回天”?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这次变法失败说明了什么? 谭嗣同选择英勇就义,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变法的决心,这无疑是对顽固派的有力冲击,而且坚定了仁人志士的变法救亡的决心,但是,谭嗣同把变法失败归结为中国历来没有为变法流血牺牲者是片面的,但他的死,正表现了中华儿女不怕牺牲的英勇斗志,他死得其所。 如果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人一起逃跑,也不失为明智之举。这样可以为变法保存有生力量,有望他日东山再起,为中国尽力,又可以减少牺牲。 但是,不管谭嗣同的选择如何,都已经成为历史,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们仍然视他为英雄,戊戌变法的流血牺牲者。 * * 序幕—公车上书: 1898年6—9月 103天 发展 高潮—戊戌变法 (又称“百日维新”) 维新思想的传播: 结果——失败 1898年9月 戊戌政变 维新团体的形成: 《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强学会 北京 1895年 康有为 梁启超 经验教训 失败原因 内容 历史意义 思考: 这幅图揭示了什么时代主题?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变法背景 1432万 274个 1895—1898 680万 119个 1863—1894 资金额(万元) 企业数 时间 思考:该表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信息?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成为潮流 (二)国内: 1、社会背景: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4、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宣传 康有为 广东南海康有为故居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 —《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公车上书”意即“举子上书” 。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在这里,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书”。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公 车 上 书——揭开序幕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至北京。 以康有为、梁启超 为首的举人们 资产阶级维新派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未能传到皇帝手里,对清政府触动不大,但轰动了全国。 失败 拉开了序幕 1.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2.组织强学会,维新团体形成 二、发展 维新派的活动 《万国公报》 创办人物: 目的: 康有为、梁启超 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 强学会的成立 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强学会也吸引了一些官僚的赞助和入会,比如,张之洞和袁世凯也捐钱。 当时,李鸿章也想捐钱两千两,遭到拒绝,因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名声太臭。 可见,当时强学会影响力之大。 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提出由皇帝出面倡导变法,光绪帝被康有为的言辞感动,召见康有为,让他全面筹划变法。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2、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3、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提高军队素质 训练新式军队 军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