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桴浮于海”典故源流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乘桴浮于海”典故源流研究.doc

“乘桴浮于海”典故源流研究   摘 要:“乘桴浮于海”典故源于春秋时期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孔子的故事,最早见于《论语?卷三?公治长?第五》。“乘桴浮于海”典故常为后世文人引用,形成了多种典形。唐宋时期诗词发展状况空前,该典故出现大量变体形式,且用法更为多变。“乘桴浮于海”典故内涵丰富,不仅包含隐居含义,还有更丰富的内在含义,更具有多种现实意义。   关键词:“乘桴浮于海”;变体形式;使用情况;内涵   作者简介:潘景羽(1993-),女,汉族,江苏扬中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方向。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1   前言:   隐居一直是怀才不遇的文人墨客的理想,而倡导“积极入世”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也曾经提出了隐居的想法。世人多知,孔子因政见独到不为诸侯国君欣赏,却依旧能够坚持初衷周游各国,但事事不顺的孔子也会心生遁世之意。虽然这一想法没有付诸实践,但却道出了孔子的另一番思想。   一、“乘桴浮于海”典故溯源与释义   “乘桴浮于海”典故源于孔子仕途不顺欲协同子路远游,借此评价弟子的故事。孔子的言论总是得不到国君的赏识,心中生出远渡他乡隐遁世事的想法。他说:“我的大道既然不能实行,就撑着木筏漂流江海去。能跟随我的应该就是子路了吧。”这段话是孔子表达幻想的一句,“乘桴浮于海”自此被借用意为“隐居退世”,后世常用“乘桴”代替“乘桴浮于海”。   后世文献广泛引用这一典故,并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变体形式。“乘桴浮于海”初为孔子治国之论得不到君王的欣赏而发出的感慨。后世文献大多用此典故表达避市隐居,或取其“乘桴”二字用作航海远渡之意。   二、“乘桴浮于海”变体形式考察   “乘桴浮于海”典故在形成之初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论语》中出现后,世人并未迅速而全面地引用该典故,多取“乘桴”原意,与该典故内涵并无关联。   秦汉时期,出现了“乘桴”“乘桴浮海”、“乘桴泛海”的变体形式。   魏晋时期并未出现新的变体,依旧引用“乘桴”、“乘桴浮于海”、“乘桴浮海”等形式,而南北朝时期多用“乘桴”及“乘桴浮于海”。隋唐时期出现了“乘桴翁”、“乘桴浮”、“乘桴人”的变体形式:   清朝时期引用“乘桴浮于海”典故的频率越来越高,尤其引用“乘桴”典故形式的文献极多,清朝甚至成为引用该典故的高峰期。除了前朝出现的变体外,还出现了三个新的变体形式,分别是“桴泛”、“海可浮”、“宣尼浮海叹”。   民国年间的文献也沿用了“乘桴浮于海”的典故,但大多文献未曾引用“桴可浮”、“桴入海”之类变体,典故的引用集中在“乘桴”、“乘桴浮海”和“乘桴浮于海”的形式上。   三、“乘桴浮于海”典故的历代使用情况分析   (一)句法结构   “乘桴浮于海”的典故及其各类变体在历代文献中出现时,从句法结构的角度上讲,这类典故大多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成分,做定语的情况也较多。它也可以在句子中充当宾语、谓语成分,一般来说不做状语和补语。另外,“乘桴浮于海”、“孔子思浮海”、“乘桴浮海”、“宣尼浮海叹”这类典故形式常被诗人直接引用于诗句中,因此多可独立成句。   (二)典形活用   不同的文体对其运用的文字有特殊的格式要求,诗赋大多要求格律工整、前后对仗,而一些书卷集册多讲求语言经济,因此,运用“乘桴浮于海”典故时,就出现了多种活用方式。或直接省略为“乘桴”、“乘桴浮海”等,或拆分变换为“乘桴翁”、“浮海桴”,甚至将该典故的几个变体形式合而为一形成新的变体,以达到符合诗文用韵的要求,或使文章更为生动。   四、“乘桴浮于海”典故的内涵解析   (一)大道不行不如隐居山水   孔子思浮海,欲遁世隐居,并不是因为他害怕或者后悔,想要逃离这个令他抱负不能得到满足的世界,而正是应了那句“道不同,不相为谋”。倡导积极入世的孔子提出隐遁之意,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有多么的挣扎,大道在乱世间行不通,不如隐居山水之间继续畅行自己的悟道。   (二)世人不解不如降低标准   海上没有居民,若“乘桴浮于海”,那么孔子的传道对象就恐怕只有他的弟子和海盗了。海盗在孔子心中是一方“反叛势力”,既然他到海上去,就可以理解为他会向海盗传播思想。然而孔子并不是真的要与海盗论道,“乘桴海上”恰好说明了孔子想要降低传道的标准,抓住一切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机会,哪怕是面对“海盗”一般的“反叛势力”,也要放手一搏。   (三)假借牢骚指点学生   “乘桴浮于海”的典故还有后面半段,孔子要带着子路去海上乘桴,理由是子路好勇胜过孔子,子路不会害怕涉足险境。孔子并不是真的要退隐山林,他只是想借用自己的牢骚之言教育学生。若出海隐居遁世以求自保,那么将会遇到的千难万险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