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秦的暴政与灭亡课件(冀教版).ppt

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秦的暴政与灭亡课件(冀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秦的暴政与灭亡课件(冀教版)

* *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第13课 秦的暴政与灭亡 小活动: 材料一: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材料二: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三: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明朝人绘制的阿房宫图 材料一: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材料二: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材料三: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小活动: 秦的暴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繁重的徭役 2、沉重的赋税 3、严重的刑罚 4、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五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意义 三步曲 原因 经过 结果 五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意义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陈胜、吴广 大泽乡起义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陈胜吴广起义 三步曲 原因 经过 结果 陈胜吴广起义 想一想 1、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利。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 不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说明项羽败给刘邦的原因: (1)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大得人心;项羽相反,巨鹿 之战后,活埋秦降卒20万人,进入关中后,纵兵烧杀抢掠,大失人心。 (2)刘邦善于用人,身边有一批谋士良将,如萧何、张良、韩信等;项 羽则不能容人,连谋士范增最后也愤然离去。 (3)刘邦有关中做根据地,无后顾之忧;项羽没有。 2、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秦军,可后来在刘邦争夺天下时却被实力只有他四分之一的刘邦打败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看谁找的多?(本课所涉及的成语故事) 指鹿为马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楚河汉界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族诛连坐 族诛连坐 指鹿为马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楚河汉界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授课人:姜坤 制作人:姜坤 陈郡 大泽乡 函谷关 × × 张楚 陈胜吴广起义示意图 陈胜吴广起义 时 间 地 点 领导人 爆发 过程 大泽乡起义 占领陈郡 建立张楚政权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陈胜 吴广 意 义 揭开了我国历 史上第一次大 规模农民起义 × 吴广 周文 项羽巨鹿之战 时间 公元前207年 地点 巨鹿 意义 击败秦军主力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