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品德如何教-由台湾品德教育的转型及其发展方向谈起.ppt

品德如何教-由台湾品德教育的转型及其发展方向谈起.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德如何教-由台湾品德教育的转型及其发展方向谈起

品德如何教— 由臺灣品德教育的 轉型及其發展方向談起 臺灣師大公領系教授李琪明 2008年4月3日 於澳門教育暨青年局德育中心 臺灣品德教育面臨挑戰之一 政治由威權至民主 經濟由貧困至富裕 社會由同質至多元 教育由嚴格至鬆綁 「亂」中求序 「異」中求同 品德教育的希望與危機? 臺灣品德教育面臨挑戰之二 學校教育 1.教改後道德不再單獨設科 2.學校中心德目已逐漸消褪 3.升學主義仍瀰漫學校氛圍 澳門的狀況呢? 臺灣品德教育面臨挑戰之三 家庭與社會教育 溺愛與放任型父母增多 尊重與責任型子女減少 社會教育正向功能重創 澳門的家庭與社會功能呢? 臺灣品德教育現況之一 以學校教育為起點 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 民主過程 多元參與 統整融合 創新品質 分享激勵 品德教育實施策略及評鑑指標 臺灣品德教育現況之二 民間團體(含宗教團體) 1.進入校園或與學校合作 2.藉多元管道於社會發聲 傳統與當代的拉距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品德教育「理念」的解構1 Q 品德教育在當代社會仍然重要嗎? 學校與社會各界是否真正重視? 品德教育在當代無可取代的重要性-- 優質教育的指標 理想個人與社會的形塑 品德教育「理念」的解構2 Q 品德教育的兩個極端— 價值中立? 導致道德相對與虛無 價值灌輸? 導致道德絕對與宰制 品德教育是多元標準的道德判斷引導 品德教育「理念」的解構3 Q 品德教育的兩個迷思— 複製外國經驗? (恢復德目古訓?) 品德教育是因應當代需求的創造轉化 品德教育「實踐」的解構1 Q 品德教育是生活常規與習慣嗎? 不知而行 僵化而行 順從而行 -- 聽話的乖孩子? 批判思考 知行合一 創新突破 -- 獨立的好孩子 品德教育「實踐」的解構2 Q 品德教育是人人皆可為「師」嗎? 品德教育是專業 教師必需專業發展 家長需要親職教育 品德教育「實踐」的解構3 Q 品德教育可以知道效果嗎? 品德教育實踐需科學化歷程 品德教育的特點與限制 品德教育的重建1--WHY 品德修養與人生意義—好人 專業倫理與優質團隊—好人才 公共領域的道德基礎—好公民 品德教育的重建2--WHAT 品德教育的多元層面 人自己,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 的倫理/道德核心價值 知善(認知)-- 具批判思考知能 好善(情感)-- 具同情關懷意願 行善(行動)-- 具參與體驗技能 品德教育的重建3 —WHO WHERE 品德教育的重要影響力 家庭-- 品德教育的奠基-- 父母 學校-- 品德教育的發展-- 師長 社會-- 品德教育的試煉-- 成人 品德教育的重建4--HOW 品德教育的創意實施策略 道德討論 價值澄清 文學故事 藝術陶冶 品德教育的重建4--HOW 品德教育的創意實施策略 關懷和諧 參與體驗 道德紀律 校風(文化或氣氛)形塑 品德教育的重建5--WHEN 積極主動規劃 掌握機會教育 父母民主教養態度與家庭良好氣氛營造 學校中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 均有系統有計畫地融入品德教育 社會各界善盡社會責任且支持品德教育 何謂品德校園1 將品德 (倫理核心價值—認知,情感與行動) 有系統且多元地融入校園文化營造的一種學校本位德育與重視學校德育氛圍的推動模式 何謂品德校園2 學校藉由有計畫有組織地將品德教育納入校園文化並積極予以推動與營造, 使全體成員(包括學生、教師、行政人員、家長、或結合社區/民間人士等),於對話溝通與共識凝聚歷程中,建立與執行其品德教育之

文档评论(0)

精华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102215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