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乡县各种耕地资源类型区开发利用的探索.docVIP

对内乡县各种耕地资源类型区开发利用的探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内乡县各种耕地资源类型区开发利用的探索.doc

对内乡县各种耕地资源类型区开发利用的探索   [摘 要] 内乡县是一个山区农业县,山、丘、平俱全,地形地貌复杂,在多年的实践中,把县内耕地划分为四个不同类型区,即:深山粮、蚕、药、土特产类型区;浅山粮、果、杂类型区;丘陵粮、油、烟、小辣椒类型区和沿河平原粮、棉、油类型区。掌握耕地资源类型区的开发利用条件及障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因地制宜指导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土壤类型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S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66-02   一、耕地资源自然条件   内乡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东接镇平,南连邓州,西邻淅川、西峡,北依嵩县、南召。地形近似一把弯弓,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54公里,总面积2301平方公里。   县境地处伏牛山南部低山丘陵区,境内山地、丘陵、平原兼有,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北部为山地,地势陡峭,山高谷深,山地面积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2.2%;中部和西南部为岗坡河沟和浅山丘陵,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1.3%;东南部为河谷冲积平原,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5%。地势北高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处白草尖海拔1845米,最低处大桥乡大周村海拔145米。   二、耕地资源划分原则   1.依据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壤肥力的相似性原则。   2.农业生产条件的有利与不利因子相近性原则。   3.农业生产发展途径、关键措施及耕地改良利用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原则。   4.保持和农业区划的一致性原则。   5.保证行政村界限完整性原则。   依据以上五条原则,把县内耕地划分为四个类型区。即:深山粮、蚕、药、土特产类型区;浅山粮、果、杂类型区;丘陵粮、油、烟、小辣椒类型区和沿河平原粮、棉、油类型区。   三、耕地资源开发利用   1.深山粮、蚕、药、土特产类型区的开发利用   1.1 深山粮、蚕、药、土特产类型区的基本情况   深山粮、蚕、药、土特产类型区位于县北部,包括板场 、夏馆、七里坪3个乡镇的全部,马山、庙岗、乍岖、赤眉4个乡镇的部分村及余关乡的梁坪村共8个乡镇77个行政村,全区农业人口9.92万人,其中劳动力5.67万人,从事农业劳动力3.22万人,本区自然总面积122.76千公顷,占全县的49.8%,耕地面积6.11千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11.7%,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薯类,主要药材及土特产有山茱萸、榨蚕、油桐、柿树、核桃、香菇、黑木耳等。   1.2 土壤类型   深山粮、蚕、药、土特产类型区的耕地土壤以麻砂质黄棕壤土土属(山黄土)、麻砂质中性粗骨土土属(淡岩黄砂石土)为主,七里坪乡有小面积灰潮壤土(两合土)、泥砂质黄褐土土属(黄老土)。   1.3 深山粮、蚕、药、土特产类型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山区面积大,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温凉湿润,是我县雨量最多的地区,年降水量800-950毫米,降水变率18%以上。是我县用材林和经济林产品的盛产区,也是我县林牧、土特产品的主产区。   1.4 障碍深山粮、蚕、药、土特产类型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1.4.1耕地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1.4.2耕层较薄,一般在10-16cm之间,保土、保水、保肥性能差,是典型的“三跑田”。   1.4.3土壤含沙质较多,保肥保水能力差。   1.4.4地下水埋藏深,无农田灌溉设施,基本靠天吃饭,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   2.浅山粮、果、杂类型区的开发利用   2.1 浅山粮、果、杂类型区的基本情况   浅山粮、果、杂类型区位于我县的北中部和西南部,北中部包括赤眉、余关、马山三个乡镇的部分村,西南部包括乍岖、庙岗、湍东、赵店、师岗、瓦亭、大桥七个乡镇的部分村,共有10个乡镇,53个行政村,全区农业人口10.80万人,其中劳动力6.16万人,从事农业劳动力3.51万人,本区自然面积51.65千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22.4%,耕地面积10.65千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0.4%,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经济作物有芝麻、油菜、花生。林果业有柑桔、油桃、柿树、板栗、花椒等。   2.2 土壤类型   浅山粮、果、杂类型区土壤主要为麻砂质中性粗骨土土属(砂黄石渣土)、中性紫色土土属(紫色土)及少量黄褐土土属(黄胶土)。   2.3 浅山粮、果、杂类型区的有利条件   2.3.1年降雨量800mm,是我县降水较多的地区,加之近几年的小流域治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行的坡改梯、修塘挖水窑、修拦河坝等措施,使该区部分土地变为高产水浇地。   2.3.2该区的小气候适宜柑桔、核桃、板栗、油桃等干鲜果的生产,是我县林果业发展的最佳区域。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