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峪口煤矿 毕业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炉峪口煤矿 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 矿井概述 2 第一节 井田地质特征 2 第二节 煤层的埋藏特征 9 第三节 井田境界储量 12 第四节 矿井开拓 14 第二章 采区地质特征 16 第一节 采区范围 16 第二节 采区地质情况 18 第三节 采区储量和生产能力 18 第三章 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 19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 19 第二节 矿压观测情况 20 第三节 采区巷道布置 20 第四节 回采工艺与劳动组织 25 第四章 采区运输、防排水与供电 30 第一节 采区运输 30 第五章 采区通风与安全 38 第一节 采区通风系统 38 第二节 风量配备 39 第二节 通风构筑物 44 第三节 安全措施 44 第六章 采区巷道规格及支护方式 52 第一节 概述 52 第二节 采区巷道规格及支态方式 53 第七章 采区设备选型及计算 55 第八章 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2 第一章 矿井概况 第一节 井田地质特征 一、矿区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 炉峪口煤矿位于山西省西山煤田的西北处,古交市境内,交通条件较好,距太原市仅67km,区内有太佳公路由井田南部经过。 地理方位:东经112°01′52.5,北纬37°55′,属古交市梭峪乡管辖区。其范围为:九龙塔断层控制全井田的西北部边界;东部以神堂岩向斜轴为界;东南部以F44断层和928、333号钻孔连线与西曲矿毗邻;西南部以汾河北岸为界同镇城底矿隔河相望;井田南北长3.6~4.8km,东西宽1.5~2.3km面积为8.1km2。 梭嘉公路由狮子河而上经过工业广场。太古岚铁路在镇城底设站,由镇城底车站至本矿有铁路专用线连通,铁路距太原南站60km。 炉峪口煤矿交通图见图1-1。 图1-1: 炉峪口煤矿交通图 二、井田地质勘探程度 炉峪口矿井田位于吕梁山脉中段的东翼,属于中底山区。区内沟谷纵横,切割剧烈,多呈“V”字形,山顶黄土广布,沟谷两侧基岩裸露。区内地势大体显西北高,东南底之势,最高处瓜疙瘩标高为1230m,其次是金子山标高为1227.9m,南部梭峪村之汾河滩标高仅1008.4m,相对高差222m。 本区于1956年由原华北煤田地质勘探局调查队完成了普查填图。1957年由该局142队进行普查勘探。1959年142队进行了精查勘探,并提交了该区地质精查报告。由于精查勘探工作太少质量不高报告未获批准,1962年复审时降为普查勘探程度,列入重新勘探区。1968年由148队进行了详详查勘探,1969年9月,提交祥查地质报告。148队于1973年底开始在梭峪区进行精查勘探,1975年9月提交了“西山煤田古交矿区精查地质报告”。 本区与邻区历次勘探共施工钻孔113个,总进尺21913.07m,在本井田内钻孔44个,总进尺12382.7m。 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太远组与二叠系山西组。共含煤层14层。编号自上而下为01、02、03、1、2.3、4、5、6、7、8、8下、9、10、11号煤层。其中山西组为01-4号等七层煤,统称为上组煤;太远组为6到11号等七层煤,统称下组煤。主要可采煤层有2.3号、4号、8号煤层。井田内煤系总厚度154.98m;煤系地层总厚度13.10m;含煤系数为8.45%。地质综合柱状图见图1—2。 三、矿区水文情况 矿区内最大的河流是汾河。它从井田的西南边缘流过,在镇城底附近河宽100m,坡度3,平时水深0.5m左右,流量受上游的汾河水库制约,一般春季放水为农业灌溉和雨季大量降水时流量较大。汾河以侧向侵蚀为主。 其次是狮子河。狮子河由北向南经嘉乐泉矿东侧、炉峪口矿西侧,在炉峪口村东南侧汇入汾河。该河平时水流量较小,旱时干涸,洪水爆发时流量可达数百m3/s,据古交市防汛办1971年调查:狮子河下游咀头沟至汾河的2km地段为暴雨区。1985年5月11日20时10分至21时该区暴雨50分钟内降雨量74mm,狮子河洪水爆发,在炉峪口矿4#居住楼的河床处测的流量为212m3/s,该段河床坡度为14‰。1985年修建狮子河在炉矿段宽60m,堤高4.5m。 区内较大的河谷有陵足沟、北岔沟、泥柿沟、牛沟等,这些沟谷都为季节性,日常流量很小或干涸,雨季流量增大,流向皆为南东,汇入汾河。 水源情况是在炉峪口村西南打井四眼为临时水源井。井深23~27m主要吸取汾河冲积层水的水井,日出水量为2300m3/日。原拟永久水源,经太原市水资委以并发(1986)20号文件批复,由汾河水库至古交矿区专用供水管道中每日供水2000t。 矿井排水量平时为500m3/日,经处理后供生产使用,余之达标排放,总之现水源水量能满足要求。 四、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太原西山、东山地区和太原盆地构成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ll805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