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转炉复吹存在的问题及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炼钢转炉复吹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炼钢转炉复吹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摘 要:介绍了攀钢炼钢转炉复吹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攀钢120 吨炼钢转炉复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透气砖使用寿命及复吹系统改进的方向和对策。 关键词:炼钢转炉 复吹 透气砖 供气系统 PROBLEM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COMBINED2BLOWINGOF STEELMAKING CONVERTER Zhang Huai (Vanadium Recovery and Steel Plant of PZH Steel ,Panzhihua 617062 ,Sichuan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 the couse of the combined2blow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bout the steelmaking converter of PZH Steel is int roduced ,and the combined2blowing problems about the 120t steelmaking converter of PZH Steel are analyzed , the dir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re put forward about improving the use life - span of gas supply brick and ameliorating the combined2blowing system. [ Key words]  steelmaking converter ,combined2blowing ,gas supply brick ,gas feed system 1引言 攀钢于1984起就进行了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技术的研究,1985年10月25日首次在1#转炉上成功实现了顶底复吹。攀钢的复吹技术历经20余年的发展,从透气砖的砖型设计、砌筑及工艺布置,复吹工艺的优化研究,底吹设备的改造换代,透气砖的维护,复吹系统的管理等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成果,半钢炼钢的技术经济指标一定程度得到了改善。近两年多来由于诸多因素影响,透气砖平均寿命较低,均在1500炉以下,甚至出现开炉后100多炉就从透气砖尾管处漏钢致使复吹不能正常进行,严重影响了复吹冶金效果的发挥,一定程度制约着攀钢效益的提高。1999年至2005年炼钢转炉的复吹比见图1。由图1可见,复吹比波动较大,2003年达50.5%,创近年最高记录,2004~2005年则显著降低。另外,由于诸多实际因素影响,复吹透气砖在线快速热更换技术至今未能实施。为此,本文就复吹透气砖使用寿命较低及存在的其他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复吹优化的对策,旨在对复吹优化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图1 1999~2005年炼钢转炉复吹比 2复吹主要设备装备及生产工艺条件 2.1主要设备装备 2.1.1转炉 攀钢提钒炼钢厂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末 采用喷头周边5孔、喷孔喉口直径35mm及出口直径46.4 mm、喷孔夹角15°、马赫数为2.05的大流量氧枪进行顶吹氧,氧气工作压力0.80~0.90MPa,氧枪正常操作枪位1.5m(枪头距熔池液面的高度)。 2.1.3底吹 攀钢于1996年科技立项,在炼钢转炉基础自动化改造的同时对复吹系统进行改进,1#、2#、3#转炉分别于1997年1月、6月、7月改造完毕。改造后的底部供气系统示意图见图2。底吹采用定向多微管型供气元件,供气强度为0.03~0.06Nm3/(min·t),强搅可达0.10Nm3/(min·t)。 图2 底部供气系统示意图 2.2生产工艺条件 转炉炼钢采用分阶段恒量装入制度,总装入量135~155吨/炉,主要用提钒后的半钢炼钢,受提钒能力等因素的限制,有时也用含钒钛铁水炼钢;采用单渣法多批料造渣制度,炉渣二元碱度R(m(CaO)/m(SiO2))3~4,主要造渣材料理化指标见表1;2003年9月1#方坯连铸建成投产后逐步取消了模铸工艺并于2004年上半年实现全连铸,转炉炼钢采用“增碳法”冶炼,终点钢水w(C)0.03%~0.15%,出钢温度主要分布在1660℃~1700℃。 表1 主要造渣材料理化指标 造渣材料 理化指标 CaO/% SiO2/% MgO/% Al2O3/% MnO/% S% P% 其他 活性石灰 ≥88.0 ≤0.06 活性度≥330ml 高镁石灰 一级品 ≥50.0 ≥35.0 ≤0.06 ≤0.06 烧损≤10.0% 二级品 ≥47.5 ≥32.5 ≤0.06 ≤0.06 烧损≤14.0% 二级品 ≥45.

文档评论(0)

xll805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