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以枣庄市为例调查报告.ppt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以枣庄市为例调查报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以枣庄市为例 枣庄转型优势 枣庄转型对策 枣庄转型成果 * * * * 小组成员: 简介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自然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亦称“资源衰退型城市”。一般来讲,累计开采资源总量已达最初测定资源总量的70% 以上或者以当前技术水平及开采能力仅能维持开采时间为5年以内的城市,就可将其称为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内涵是将城市的主导产业由现存的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业转向其他产业,使城市发展摆脱对原资源型产业的依赖,从而规避衰败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源取向的转化和资源结构调整、主导产业的更替及接替产业的选择、市场取向的协调、生态环境的修复等等. 这是一场民族的抗战——台儿庄战役 这是一场经济的抗战—经济转型发展 枣庄产业转型研究 背景 转型的必要性 转型的优势 转型的对策 转型的成果 枣庄市背景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可以说是山东省的南大门。土地总面积456.48千公顷。截至2008年底,枣庄市总人口为383.24万人。枣庄市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36种,现已开采利用16种,其中煤、石灰岩、石膏是优势矿产,天青石是全省唯一的矿产地。已探明煤矿区68处,总资源储量16.5亿吨。枣庄因为煤炭资源的开采兴起而发展壮大,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枣庄 1961 年建市后成为全国重点煤炭资源型城市,从建国初开始累计生产原煤 5 亿多吨,在经济发展中煤炭、水泥建材等资源型重工业占据产业的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煤炭产业占经济的 80%以上。但近年来,枣庄的煤炭资源日渐枯竭,先后已关闭了 91处煤矿,枣庄进入 煤竭矿衰,进而城衰的局面。2009 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 32 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枣庄同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样,作为曾经因煤而兴的城市,正在因煤而痛。经济转型迫在眉睫,别无出路。 枣庄的煤炭只够开采20年,以后怎么办??? 枣庄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资源的枯竭 随着百年时间的开采,枣庄的煤炭存量越来越少。并且枣庄市统计局在《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已探明煤矿区和总资源储量做了修改,分别改为68处和16.5亿吨,而不是以前的98处和19.78亿吨 - 4. 7 2999. 98 2011 5. 57 3152. 22 2010 4. 10 2985. 85 2009 - 12. 60 2868. 12 2008 6. 72 3281. 57 2007 比上年增长% 产量(万吨) 年度 表 1 2007 -2011 年原煤产量 数据来源: 枣庄市 2007—201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枣庄煤企“寒冬” 2013年06月19日12:30????来源:齐鲁晚报????   当前,煤炭行业仍在“寒冬”中徘徊,如何在困境中求生存,是枣庄煤企目前首要面临的课题。日前,记者从枣庄市煤炭局了解到,作为煤炭资源枯竭城市,今后枣庄煤炭行业将面临着重组、整合、兼并的形势,一些产能低的小煤矿将逐步被淘汰或兼并,煤炭企业也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季度,枣庄煤炭产业利润总额下滑六成多,相比国内形势,枣庄煤价虽然下跌,但产量和销售平稳增长,但由于成本上升、市场低迷,煤炭效益下滑严重。一季度,枣庄煤炭产业利润总额下滑了六成多。 记者从枣庄市煤炭局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枣庄商品煤平均售价475.86元,同比下降11.15%。原煤单位成本340.70元/吨,同比上涨2.68%,环比上涨20.83%。一季度,枣庄地方煤矿累计实际生产原煤219.57万吨,同比上涨5%;实际销售原煤212.63万吨,同比上涨4.52%。期末库存11.76万吨,同期减少8万吨。由此看来,枣庄地方煤炭产量及销量并未受到价格下降的影响而出现下跌的局面。 (二)产业结构单一 产业结构单一是资源型城市的普遍问题,枣庄更是如此,从表1可以看出这五年来枣庄的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状况,并2004-2007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在年又略微下降,而第三产业在2004-2007年却有下降趋势,在2008、2009年又略微上升。第二产业比重如此之高,主要是煤炭、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电力、纺织五大行业支撑作用. (三) 生活环境质量差 煤炭的大量开采,造成枣庄地下的空洞,已经造成部分地方塌陷,其他地方塌陷的可能性也大,尤其是枣庄处于地震带上,若是发生地震,将会造成不可避免的后果,这种情况会造成市民的恐

文档评论(0)

treyhbgf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