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居正改革背景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卷》 张居正改革内容 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人亡政息 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神宗命潘致仕。潘晟乃张居正生前所荐,他的下台,标明了张居正的失宠。不久,言官把矛头指向张居正。神宗于是下令抄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而且张居正也险遭鞭尸。家属饿死的饿死,流放的流放,后万历在舆论的压力下中止进一步的迫害。一代能相之家落得如此下场。 从此万历皇帝开始全面废除万历新政的政令,破坏新政的成果。人亡而政息,张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 张居正被称为中国史上六大改革家之一 尽管张居正身正令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他死后不久,即遭灭门辱身之祸,改革之功也毁于一旦,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这一悲剧,不仅是张居正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张居正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干一番大事业,不得不依靠年幼的万历皇帝,更不得不借助宦官冯保的力量而登上政治舞台。宦官是封建社会的毒瘤,小皇帝明神宗是一个奢侈淫逸、昏庸无能之君,根本不可能支持张居正改革,所以张居正死后,冯保劣迹暴露,明神宗即向张居正开刀,支持张居正改革的人,也一概被赶出政治舞台。张居正改革的失败,说明了在改革制度上,凡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一定要有一个圣明之君的全力支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和一定时代背景作为必要条件,才能取得成功,否则结果不是半途而废,就是人头掉地。张居正改革的9失败,还留下一条历史教训,就是作为改革的领军人物,不仅要有雄心壮志,还得廉洁自律、清正自守,儒家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张居正这样高居相位的执政者,就显得更为重要 * *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明代湖广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他是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开创了“万历新政”。 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黔国公沐朝弼数犯法,当逮,朝议难之。居正擢用其子,驰使缚之,不敢动。既至,请贷其死,锢之南京。 ——《明史·张居正》 张居正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 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 1567年(隆庆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万历皇帝登基后,张居正代高拱为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十年,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措施。 张居正的一生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正是明朝统治的中后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一) 官风不正,吏治颓废 (二) 府库久虚,财政困难 (三) 武备废弛,起义不断 (一) 官风不正,吏治颓废 政治上,皇帝昏庸腐朽,嘉靖皇帝二十年不理朝政。 隆庆年间,首辅之争愈演愈烈,大臣之间的相互倾轧愈演愈烈,朝臣争权夺利,互相倾轧,吏治腐败。 至万历年间,官风不正,吏治颓废等等弊习已相当严重。中叶以后,国家行政效率极为低下,诏令下到部院,很少认真执行,更无人核查。而宗室对上求献媚于皇帝,对于欺凌官府,压榨百姓,更加剧了社会矛盾。张居正忧心如焚,所以他认为改革势在必行。 (二) 府库久虚,财政困难 经济上,以皇帝为首的皇室,官僚,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逃避赋役。明王朝征税的土地从明初的八百五十万顷,到宣德以后只剩下四百二十余顷。农民的赋役负担却有增无减。嘉靖时,农民的赋税能力无法适应当时的政策,明朝的税源在日益减少,而开支却十倍以明初。财政上的入不敷出,更使统治者焦虑不安...明王朝通过卖官和加派赋税疯狂搜刮,却仍然是:“仓所在皆虚”张居正改革之前,明王朝在财政问题上已是山穷水尽,走投无路。 (三) 武备废弛,起义不断 军事上,蒙古军队几次南犯,直逼京郊,大肆杀掠而去,京师甚至三次戒严。 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以隆庆年间为例:隆庆元年广东爆发大规模起义;隆庆三年,陕西农民起义;隆庆六年,肇庆恩平十三村陈金莺等发动起义等 到万历时,明王朝已是国势衰颓,危机四伏,到了非痛惩之下不能挽的地步。 首先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制。 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 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推行新法做组织准备。 (一)创立考成法,推行全面的政治改革 (二)军事方面(外示羁縻 内修守备) 1、为了防御蒙古鞑靼入寇边关,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明长城上加修了“敌台”3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