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德国企业管理文化的借鉴意义
德国企业管理文化的借鉴意义
2013年,欧债危机下的欧洲各国经济受到重创,唯有德国一家成为欧元区屹立不倒的“定海神针”。究其根本,除了德国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严格的金融监管外,德国制造业的长盛稳定,无疑是其抵御欧债危机的铜墙铁壁。
德国制造和德国标准已经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就连一向以品质取胜的日本,都不得不甘拜下风。对于这种现象,日本的经济学家曾经进行了潜心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德国企业高质量的产品主要取决于德国企业严谨的企业文化和专注的精神。
一、德国制造的华丽转身
曾几何时,“德国制造”也被冠以“山寨”的标签。19世纪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是世界的头号霸主,工业和科技较其他任何国家都遥遥领先,而那时的德国还基本上只是一个农业国。当时英国是德国产品的主要出口对象国,但在英国人眼中,德国产品技术落后、工艺粗糙,为了谋求更高的利润,德国的商人还常常为自己的货品贴上“英国制造”的标签,以次充好。很快德国制造的产品就臭名昭著了。为了保护本国市场,英国议会在1887年出台新的商标法,规定所有从德国进口的物品都必须明确标注“Made?in?Germany”,以此将“德国制造”的劣质产品与英国的优质产品区分开来。这就是“德国制造”这个标签的由来。
德意志民族有着极强的民族自尊心。来自英国的抵制和立法,让德国人开始自我反省。其实早在1873年,德国设计师在参加了维也纳世博会后就写了一封公开信,痛陈德国产品弊端,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德国那时已经开始着手制定质量标准。
《商品法》事件更是成了“德国制造”的分水岭,德国人一面不断制定制造行业标准,一边争气地让自己销售到世界各国的产品比当地货的口碑还要好,一下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德国制造”质量提升后人见人爱,受到各国的欢迎。英国罗斯伯里伯爵在1896年说:“德国让我感到恐惧,德国人把所有的一切……都做成绝对的完美。我们超过德国了吗?刚好相反,我们落后了。”
事实上,“德国制造”的口碑建立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上:不相信人。德国人认为,是人都会犯错,会有误差,特别是在生产环节,这些人引入的负面影响经过流水线逐级放大,最终影响产品品质。 所以德国人提高品质的思路非常直接,就是在生产环节只要机器能做的,在成本合理的范围内,就坚决不让人做。
于是,我们就在德国制造业上看到了流程化、可测量、自动化、职业化、工具化等特点。我们不看汽车业,而看看餐饮行业,德国人的厨房就像一个小型的实验室,所有食材都是要用精确测量的,所有加工时间和关键环节的加工温度也是需要精确测量的。
二、德国企业管理文化的核心内涵
“德国制造”给人的印象是坚固、耐用、安全、精密,成就产品这些外在特征,是源于德国企业中无处不在的严谨的企业管理文化和专注于产品本身的敬业精神。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严格的执行标准
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德国人也被各种严格的标准制约着,如烹饪佐料添加量、垃圾分类规范、公交车的始发时间、用药量的精准。德国是一个离开标准寸步难行的民族,这种标准化性格也必然被带入其制造业。从A4纸尺寸到楼梯的阶梯间距,我们今天时常接触的标准很多都来自德国。
德国长期以来实行严格的工业标准,为德国制造业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德国标准化学会所制定的标准涉及建筑、采矿、冶金、化工、电工、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卫生、消防、运输和家政等几乎所有领域,每年发布上千个行业标准,其中约90%的标准被欧洲及世界各国采用。
在“德国制造”的过程中,标准就是法律。尊重标准、遵守标准,已经成为所有德国企业的准则。
IKA(艾卡)创建于1910年,是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德国企业, IKA从一家小的贸易公司成长为全球著名的实验室小型仪器设备的供应商,得益于其严格的标准化生产线。IKA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并在全球执行。这个标准是由IKA工业工程管理和质量保证部门中心制定,细致到定义了每件产品的精度。IKA在全球有6个工厂,每个产品的生产流水线都严格执行由IKA中央工业工程团队设计的统一标准,并且IKA公司会组建高素质员工对各工厂执行定期审计,这样最大保证了IKA各地产品的一致性。
(二)技术创新
标准化的制度与不断的创新相结合,成就了经久不衰的“德国制造”。的确,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于价格,而在于质量、先进的技术及优秀的售后服务等因素。
长期以来,德国企业高度重视创新活动,并为此提供了优越条件,营造了良好氛围。德国的弗朗霍夫学会一项研究显示,德国总科研经费的90%都集中在企业。德国人始终相信一句话:真正决定企业前途命运的是研究与开发,而不是别的不能把握的客观因素。据统计,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前25位有11家德国公司。
西门子是一个十分注重创新的企业,公司内部汇聚了大批科研人员,每年都投入巨大的资金用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