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Y兩优7号在湘乡市的高产栽培技术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 PAGE 1—
Y两优7号在湘乡市的高产栽培技术
学 生:赵 凯
指导老师:全庆丰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生物科技系,怀化 418000)
摘 要:
Y两优7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利用生物分子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超高产杂交两系水稻组合。具有分能力强、抗高温、耐低温、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强的特点,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做中稻栽培。
关键词:超级杂交稻;Y两优7号;高产栽培技术。
前言
Y两优7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利用生物分子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超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于2008年3月由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员会审定并顺利通过超级稻的认定。该组合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高温、耐肥抗倒、有明显的二段灌浆特性、米质优、增产潜力大[1]。2011年湘乡市共种植533 hm2,其中在育塅乡南 HYPERLINK /view/2148878.htm \t _blank 坪村连片种植30 hm2,平均产量12.04 t/hm2。要使超级稻Y两优7号优质超高产,只有根据它的生育特性,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增产优势。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该组合株叶形态比较好,茎秆粗壮,株型松紧适中,叶茎夹角小,叶色浓绿,上 3叶挺直、微凹,叶鞘、稃尖无色,无芒,谷粒呈中长粒型,植株生长旺盛、整齐 叶下禾,后期落色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穗大粒多。据考种调查: 该组合株高 120 cm 左右,有效穗数250.2万/hm2,穗长26.5 cm,每穗总粒数189粒,结实率 88%,千粒重 27. 7g。
1.2 生育期
Y两优7号在湘乡作中稻栽培,主茎叶片数15.9叶,播始历期94~96天,生育期138天左右。
1.3 抗性
湖南省区试稻瘟病抗性鉴定结果: Y两优7号叶瘟3级,穗瘟9级,损失率11. 1%, 稻瘟病综合评级4级,易感纹枯病,感稻曲病。在近2 年的高产示范种植程中,个别丘块的叶片发现少量的叶瘟斑,未发现穗颈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危害。该组合苗期耐低温能力较强,抽穗扬花期较抗高温,秆粗,抗倒伏能力较强 [2] 。
1.4 米质
2007年由湖南省区域试验承担单位统一送样,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0.6%,精米率72%,整精米率67.8%,粒长6.8 mm,长宽比3.1,垩白粒率44%,垩白度7. 6%,透明度 2级,碱消值6.3级,稠度86 mm,直链淀粉含量15. 1% ,蛋白质含量7.1% 该组合米饭外观光泽油亮,适口性好。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时播种,培育足状秧
足蘖壮秧是高产的基础,采用先进的育秧技术是实现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是合理安排播种期,根据 Y两优7号特征特性,合理安排播种期,4月15日播种。
二是足秧田,育壮秧,宽秧田是培育足蘖壮秧的基础,根据往年的实践和种子公司提供的栽培技术为依据,确定秧田面积与大田之比为1:6。
三是保证用种量,对不同用种量的丘块进行产量调查表明,用种量在15.00~18.75kg / hm2比用种量11.25 kg/hm2的田块单产增加1.2 t /hm2以上,大田用种量应保证在15.00 ~18.75 kg / hm2。
四是超稀匀播,每公顷秧田的播种量控制在90 kg左右,播种时,要带秤下田,分厢定量,分批次撒播,防止谷芽成堆,达到稀播匀播的目的。
五是控长促蘖,播种后,在 1叶 1心以前,在厢面无明水的情况下,每公顷喷施600倍15%的多效唑,以控制秧苗高度,促进秧苗分蘖,喷施后2天秧田不灌水、串水,以免影响多效唑的控长促蘖效果。
六是加强肥水管理,幼芽期保持厢面湿润,以露为主促进根系下扎,幼苗期以露田和浅水相结合,成苗期以浅水层为主;在施足秧田基肥的情况下,秧苗 2叶 1心时追施断奶肥,追施尿素 75 kg/hm2,在秧田移栽前5天追施送稼肥,追施尿素、氯化钾各90 kg /hm2。
七是秧田病虫防治,重点防治稻蓟马和苗瘟,在移栽前3天喷施农药,做到带药下田。
2.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适时移栽,有利于早生快发,充分利用光、温、水、肥等资源,有利于本田的营养生长, 提高产量,移栽过迟不利大穗的形成,在秧苗6叶左右移栽结束,秧龄期为30~32天。合理规划移栽密度,调整增穗与增粒的矛盾,保证单位面积上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验动物学(462页PPT课件).pptx VIP
- Unit 5 Let’s go Hit it big课件 2025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
- 高教版中职历史基础模块中国历史第七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pdf VIP
- CJJT 291-2019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勘察标准.docx VIP
-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整理.docx VIP
- 康士廉CS4000中文说明书.pdf VIP
- 车辆运营服务方案.docx VIP
- 《消费心理学》全套完整版教学课件(共217页PPT).pptx
- ANSI ESD S20.20-2021(完整中文版本).docx VIP
- 钢筋承包合同范本.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