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利民: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探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 统 文 化 与 人 生 修 养 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 蔡利民 2011年10月 主 讲 人 简 介 蔡利民,江苏盐城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哲学博士。全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高校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讲课程:《〈大学〉导读》、《〈中庸〉导读》》等。 研究方向:哲学与文化。 主持的主要课题: 中宣部2009年度重点课题“增强企业诚信意识调查研究”中的子课题“企业诚信缺失的道德因素” 2009年教育部《文化哲学视野下中国人的终极关怀——天地君亲师的命运》 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2008年横向项目“企业文化机制微观研究” 联系方法: 010 caihanfu@ 文 化 与 传 统 文 化 一、人 与 文 化 1、人是一个灵明,是有灵的生命。 人是人,人非神,人非物。人有物性又超越物性,人非神性又具有神性。《礼记 礼运》“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人在天与地之间,人在物与神之间。作为个体的人,既是宇宙生命大化流行的结晶,又是文化的产物。人离不开天地宇宙,离不开文化世界和生活世界。生活就是当下,就是有灵的生命在此时此地的展开,就是生活世界、文化世界之中的此在。“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指一切。”[1] [1]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9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2、生命与天命 人与天 “巍巍乎!惟天为大!” “惟天之命,於穆不已!”在儒家文化的视野里,人各有命,这个命既是生理之命、肉体之命、生物之命,更是秉承灵明和天命的超验之命。《周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这个天、天命尽管完全不同于基督教的超验的上帝、另一个世界的神,但却同样赋予了个体生命的终极来源、终极意义和终极价值。这个命与天相通、与天相关,人命关天,人命在天。 “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 二、民 族 与 文 化 1、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是民族赖以存在绵延发展的核心力量,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精神基础,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基本条件。 以犹太民族为例;以中华民族为例。 2、民族差异与文化差异。 雅思皮尔斯的“轴心文明”理论与不同文明、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天人合德、天人合一的理性人文宗教与和而不同的包容性。 3、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 文化的终极性、价值性和非工具性 作为精神家园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神圣性 三、中国人何以成为中国人? 1、中国人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源泉和文化力量 独一无二的文化经典与中国人的心灵复制; 四书五经的地位和作用; 2、文化传承与文化交融 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与近代百年的文明冲突: 儒教与佛教、儒教与耶教、儒教与回教、儒教与马教; 3、当代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吗? 扪心自问: 我们读过多少文化经典? 我们对文化经典有无感情亲近? 不读文化经典又将如何? 4、祖国统一、台海和平的基础。 四、文化激进主义与精神家园的丧失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四”、“文革”以及改革开放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包括“俄化”影响),从19世纪末谭嗣同提倡“冲决纲常之网罗”,到20世纪初叶开始的中国文化激进主义者所谓“仁义道德”就是“吃人”(鲁迅)、家庭是“万恶之源”(傅斯年)、“打倒孔家店”,在思想意识层面对传统文化全面的自我批判、自我贬低乃至自我魔化,不断地“破坏!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陈独秀),再到“文革”期间以“扫除一切牛鬼蛇神”、“孔学名高实秕糠”为口号的威权主义之下对传统文化实体性、实质性的伤元气、断命脉的重创,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在西方思潮冲击下文化激进主义者的妄自菲薄和自我否定······ 接连不断的自我贬损、自我戕害几乎窒息了传统文化中所有经典神圣的东西,带来了文化传承中断的沉痛教训,以至于最古老的文明礼仪之邦,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连自己活着的终极依据都没有了! 儒家文化:漂浮的碎片和孤独的游魂 “20世纪的不断革命,牺牲了中国二三千年累积下来无数的精神资本。”[1]传统文化屡受重创,伤痕累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我、文化认同失去了依据,中国人的心灵复制和文化生命的绵延传续产生了重大的危机。钱穆先生非常伤感地感叹:“今天我们中国最大的改变是就快没有家了。”[2] 如果中国人的文化自我不确定,文化自尊不建立,中国文化的终极依据不确立,一切良心、道德、法律、秩序都无法真正建立,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建也无从谈起。当务之急是把中国文化资源的绝对价值确立起来,从而奠定我们自己安身立命的坚实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