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实用预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潜别离 白居易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口,鸟头虽黑有白时。 唯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双重主题说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长恨歌》写的是一个特殊性质的爱情悲剧,李、杨两人既是悲剧承担者,又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这就使得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不能不“怒其作孽”,而“哀其可怜”,不能不在这两个形象身上集中了谴责与同情。 诗的前半部分毫不留情地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长恨之因),后半部分情不自禁地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玄宗的入骨相思,从而使诗的主题思想由批判转为对他们坚贞专一的爱情的歌颂和对他们生离死别的同情(长恨正文)。 或者说,虽然作者的立意是“欲惩尤物”,但在读者心中却成了一首爱情的颂歌。 揭示“恨”之内涵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遗憾,也是怨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长恨就是长久的遗憾与怨恨。 一是李隆基和杨贵妃在恨,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 二是作者和百姓在恨,恨李隆基不理朝政,重色误己、误民、误国。李隆基酿成大错却不知悔过,更加让人大恨痛恨。 三是后人在恨,后朝多少皇帝不以之为戒却重蹈覆辙,终成千古之恨。 4、怎么表现恨? (1) 兼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手法(虚实结合) 极悲 恨 李之思 杨之思 长 结构独特 情节跌宕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极乐 因 (3)语言纯美:比喻、对仗、连环顶针。 (2)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融情入景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触景生情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借景抒情 长 恨 歌 白居易 谁的“恨”? 恨什么? 为什么恨? 怎么表现恨? 揣测题意 “长恨歌”即“歌长恨”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 文学主张: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响亮地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认为诗歌应该反映人民疾苦,“惟歌生民病”、“但伤民病痛”。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主张形式必须服从内容,为内容服务。 他的诗分为三类: 讽喻诗 感伤诗 闲适诗 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 结构总括 第一部分:叙述李、杨会合经过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 第二部分: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因禁军兵变而殒命,玄宗思念不已。 第三部分:写已身登仙界的贵妃仍心系红尘,对李思念不已,遥寄信物誓词。 文章内容细分 2、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眷恋; 3、杨贵妃举家辉煌腾达; 4、马嵬御军兵变,贵妃被迫赐死; 5、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 6、唐玄宗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 7、唐玄宗回宫后的睹物思人、辗转难眠; 8、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 9、杨贵妃托物寄词。 1、唐玄宗与杨贵妃相识过程; 本诗的创作背景 见《世纪金榜》 1、“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分析:以汉喻唐。提纲挈领、统领全篇意旨,为全诗 定下感情基调。 历史史实——艺术真实(为尊者讳)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国风.鄘风.墙有茨》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李商隐《龙池》 杨玉环入宫的史实 16岁 → 寿王妃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