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道家与道教文化论文
道家与道教文化论文
何为道?
中 华 民 族 的 始 祖 , 中 国 人 自 称 为 炎 黄 子 孙 。
黄 帝 在 传 说 中 为 「 龙 跷 仙 踪 」 的 始 祖 , 道 教 将 其 奉 为 神 仙 , 系 五 天 帝 之 一 。 《 道 藏 》 中 有 许 多 道 经 托 名 是 黄 帝 所 作 , 著 名 者 如 《 黄 帝 阴 符 经 》 、 《 黄 帝 龙 首 经 》 等 。《史记·五帝本纪》、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1卷第60-62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李养正主编《道教手册》第163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道祖老子据 《 史 记 · 老 子 传 》 记 载 : 老 子 为 楚 国 苦 县 人 , 姓 李 , 名 耳 , 字 聃 , 周 守 藏 室 之 史 。
老 子 是 先 秦 时 代 的 著 名 思 想 家 , 所 著 《 道 德 经 》 对 後 世 影 响 非 常 深 远 。 唐 代 皇 帝 曾 尊 封 老 子 为 太 上 玄 元 皇 帝 , 宋 代 加 号 称 太 上 老 君 混 元 上 德 皇 帝 。 道 教 尊 老 子 为 祖 师 , 称 为 太 上 老 君 , 又 为 三 清 中 的 道 德 天 尊 。 道 教 经 书 说 老 子 从 远 古 以 来 世 代 变 化 , 降 临 人 间 演 法 弘 道 。参考文献: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第13-1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1卷第62-63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1卷第214-218页,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李养正主编《道教手册》第361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李养正《道教经史论稿》第254-270页,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南华真人庄子先 秦 时 道 家 学 者 。
著 有 《 庄 子 》 一 书 , 大 旨 本 於 《 老 子 》 , 也 有 自 己 独 到 见 解 , 对 後 世 哲 学 、 文 学 产 生 了 深 远 的 影 响 。
唐 玄 宗 时 封 为 南 华 真 人 , 《 庄 子 》 得 称 《 南 华 真 经 》 。 宋 徽 宗 时 封 为 微 妙 元 通 真 君 。 道 教 学 者 中 解 释 《 庄 子 》 的 代 表 作 为 唐 代 成 玄 英 的 《 庄 子 疏 》。
参考文献:
《史记·庄子传》、李养正主编《道教手册》第362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道教与道家的同异道 教 是 以 长 生 不 老 之 道 为 最 高 信 仰 的 中 国 本 土 固 有 的 宗 教 , 它 用 神 仙 不 死 之 道 教 化 信 仰 者 , 劝 人 通 过 养 生 修 炼 和 道 德 品 行 的 修 养 而 长 生 成 仙 , 最 终 解 脱 死 亡 , 求 得 永 恒 。 道 教 与 道 家 不 同 , 道 家 是 中 国 哲 学 史 上 的 一 个 流 派 , 而 道 教 是 宗 教 , 但 二 者 之 间 又 有 联 系 , 道 家 思 想 的 核 心 范 畴 「 道 」 为 道 教 所 继 承 改 造 , 道 家 创 始 人 老 子 被 道 教 塑 造 为 太 上 老 君 , 《 道 德 经 》 和 《 庄 子 》 既 是 道 家 典 籍 , 又 成 为 道 教 的 「 真 经 」 。 道 教 在 多 方 面 继 承 改 造 了 道 家 的 东 西 ,继 承 显 示 出 与 道 家 的 联 系 , 改 造 则 显 示 了 区 别 。 可 以 说 , 道 教 与 道 家 的 价 值 取 向 根 本 上 还 是 不 同 的 。 按 照 後 世 的 划 分 标 准 , 一 般 把 道 家 的 发 展 阶 段 分 为 : 先 秦 老 庄 道 家 , 秦 汉 黄 老 道 家 , 魏 晋 玄 学 道 家 。 魏 晋 以 後 , 道 家 实 际 上 已 成 为 一 个 历 史 名 词 , 不 复 存 在 , 道 家 被 道 教 取 而 代 之 。 所 以 魏 晋 以 後人 们 所 说 的 道 家 , 除 了 确 指 先 秦 和 汉 魏 晋 道 家 以 外 , 多 指 的 是 道 教 。 即 便 是 人 们 常 说 的 「 唐 代 钦 定 道 家 」 , 其 骨 干 多 是 道 教 中 人 物 , 实 际 上 也 是 道 教 。 因 此 可 以 说 , 魏 晋 以 後 道 教 取 代 了 道 家 的 地 位 , 在 社 会 上 扮 演 角 色 , 发 挥 功 能 作 用 。
美 国 学 者 唐 纳 德 · 毕 肖 普 教 授 主 编 的 《 中 国 思 想 导 论 》 一 书 指 出 : 「 认 为 道 教 是 作 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