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生态工程结课论文
—浅谈矿山植被恢复
班 级 环工08—2
姓 名 郝 雪
学 号 0802103035
摘 要:矿山废弃地的物理结构不良,重金属含量过高、极端pH值等众多危害环境的极端理化性质特点,使得其对环境的危害持久而严重,引起了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露天采矿造成原有植被和植被赖以生存的土壤基础的破坏,形成大量的裸露岩石坡面和采迹面。如何在岩石坡面上进行植被恢复,建立植被生长基础,为植被的恢复直至生态恢复打下基础,对矿山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矿山废弃地;环境危害;植被恢复;生态重建
Abstract:Mining wasteland bad physical texture, high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and extreme pH values and many other environmental hazards extrem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o that the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and lasting serious, caused a seri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Open pit mining caused the original vegetation and vegetation for the survival of the soil base damage, the form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naked rock slope and feed track surface.How in the rock slop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establish foundation for vegetation growth,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o lay the foundation, to mine the vegetation recovery and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
Keywords:Mine; environmental hazards; vegetation restoration; 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目录
引言 2
第一章 矿山废弃地类型及危害 2
1、矿山废弃地类型 2
2、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3
第二章 矿山植被恢复工程存在的问题 3
1、 缺乏统筹规划 3
2、 缺乏主动性 4
3、 方法单一 4
4、 植被恢复应用的树种不够丰富 4
5、 造林技术应用不到位 4
6、 经济效益不显著 4
7、 意识不够 4
第三章 矿山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障碍分析 5
第四章 矿山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方法 5
1、土壤治理 5
2、植被恢复法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6
引言
环境与发展,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矿业作为中国重要基础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95%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然而,采矿活动及其废弃物的排放不仅破坏和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加剧我国土地资源的短缺,也带来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环境问题。据“‘十一五’国土资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报道,中国采矿活动破坏的土地面积已达400×104hm2,平均每年增加近2×104hm2,但矿山废弃地复垦率不到12%。因此,以植被恢复为第一步和关键环节的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已成为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
矿山废弃地类型及危害
1、矿山废弃地类型
矿山废弃地是指在采矿活动中被破坏、未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1]。根据矿山废弃地的来源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由剥离表土、开采的岩石碎块和低品位矿石堆积而成的废石堆废弃地;
随着矿物开采而形成的大量的采空区和塌陷区,即采矿坑废弃地;
开采出来的矿石经各种分选方法分选出精矿后的剩余物排放堆积形成的尾矿废弃地。
2、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由于矿山废弃地具有物理结构不良、持水保肥能力差、极端贫瘠或养分不平衡、重金属含量过高、极端pH值、干旱或生理干旱等众多危害环境的极端理化性质特点,尤其是金属含量过高,对生态环境将造成持久而不可逆的危害。
(1)矿山开采占用并破坏大量土地。破坏的土地主要有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及其他矿山地质灾害破坏的土地面积。数量庞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