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县珉谷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规划.docVIP

 贞丰县珉谷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规划.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贞丰县珉谷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规划

贞丰县珉谷镇高新技术产业园 发展规划 二〇一五年六月 目 录 前 言—基本情况 3 第一章 发展条件、制约因素 4 第一节 发展条件 4 第二节 制约因素 5 第二章 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6 第一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6 (1)指导思想 6 (2)基本原则 7 第二节 发展目标 8 第三章 规划发展内容 9 第一 基础设施建设 9 (1)交通 10 (2)水利 13 (3)基础设施 13 第二 产业建设 14 (1)农业和农村经济 14 (2)产业建设 15 (3)服务和旅游业 16 第三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16 第四 人民生活 17 第五 环境资源 17 第六 安全生产 18 第七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18 (1)精神文明建设 18 (2)民主与法制建设 18 第四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19 第一 充分利用投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9 第二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19 第三 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 19 第四 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 19 第五 建立规划实施考核机制 20 第五章 实施计划 20 前 言—基本情况 珉谷镇地处贞丰县城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国土面积15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700亩,其中田22200亩,地13500亩;辖5个办事处,共25个村和3个社区,总人口7万余人,人口密度410人/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36%。珉谷镇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交通便利,气候宜人,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民族风情浓郁迷人,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境内有东门海子、这旗海子、龙潭、阴潭等天然湖泊,境内是瞻仰天下奇观--双乳峰的最佳位置;有喀斯特地貌竹林堡石林、观音洞和马槽井溶洞群;有凤山、文笔塔、双贵峰、珉球耸翠、蛤蟆跃天、昂蛇扑蛙等自然景观;有马二元帅府、文昌宫、清真寺、文庙、阁楼、两湖会馆、万人古墓等名胜古迹;有保存完好的纳蝉、必克布依民居和浓郁的布依风情;有独具特色的左旗苗族民俗民风。 境内粮食作物主要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甘蔗、黄花梨、金银花、砂仁等。地下蕴藏丰富的金、锑、铜、镁、重晶石、大理石等矿产。 近年来,珉谷镇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基础设施大大改善,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取得新的成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人民生活有所提高,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14年全镇生产总值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297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65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25元。 第一章 发展条件、制约因素 第一节 发展条件 近年来,珉谷镇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基础设施大大改善,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取得新的成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人民生活有所提高,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14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6.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297万元,财政总收入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9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19元,粮食生产总产量达2.365万吨,人均340公斤。 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都兴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水利、能源和市政设施不断完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基本具备支撑产业加快发展的条件。 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已初步形成了以草食牲畜、烟草、绿色蔬菜、中药材为主的特色山地农业,以优势矿产为主的资源加工业和以民俗风情、生态体验为特色的旅游业,三次产业结构由1996年的49.1∶24.8∶26.1调整到2005年的24.5∶37.1∶38.4,非农产业比重大幅提高,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公共服务能力有所提升。“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农村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社会事业严重“短腿”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扶贫开发成效显著。累计解决99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发生率由1996年的39.8%下降至2005年的5.4%,绝对贫困率和返贫率过高的状况得到基本改变。 特色资源具有开发潜力。水能资源相对富集,可开发水力蕴藏量达340万千瓦,占全市的40%。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分布较广,已发现金、锑、铜、镁、重晶石、大理石等矿产。生物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特色明显,为培育特色产业创造了先决条件。 政策优势明显。黔西南地区集中拥有西部开发政策、民族政策、扶贫政策等,“政策洼地”效应明显。政策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增强。 发展内外动力更为强劲。黔西南地区工作重心已从扶贫攻坚转向抓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广大干部群众谋发展、求突破、图振兴的愿望空前强烈,不甘落后、奋发图强、艰

文档评论(0)

pab5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