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复旦比较文学推书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大-复旦比较文学推书目

★北大推荐书目 陈跃红?“比较诗学”课程  1. 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 , James J . Y. Liu ,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5.Π中译 本:《中国文学理论》,刘若愚著 ,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5 年。(周敏注:这本书7、80年代在大陆以及台湾有好几个译本,但唯一被刘若愚承认、授权并作序的就是这本台湾联经版,由他的学生杜国清教授翻译。2002年凤凰出版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引进了杜译的版本,收在李欧梵、刘象愚、季进主编的“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里。) 2. 《比较诗学》,叶维廉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8 年。(周敏注:此书大陆也有两个版本,分别是1996年北京三联书店的初版和200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增订版。) 3.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张法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4. 《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余虹著 ,三联书店 1999 年。 5. 《谈艺录》,钱钟书著 ,中华书局1984 年。 6. The Tao and the Logos : Literary Hermeneutics , East and West , Zhang Longxi , Durham London : Duke University Press , 1992.Π中译本:《道与逻各斯》,张隆溪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年。(周敏注:四川人民这一版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凤凰出版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重新初版,由冯川翻译。) 7. Comparative Poetics : An Intercultural Essay on Theories of Literature , Earl Miner. Princeton University , Princeton , New Jersey 1990.Π中译本:《比较诗学》, 美]厄尔?迈 纳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年。 8. 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 Stephen Owen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92. (周敏注:Stephen Owen的中文名字就是宇文所安) 9. Poetics : East and West , Edited by Milena Dolezelova2Velingerova , University of Toron2 to , Toronto Semiotic Circle , Victoria College in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 Monograph Series of TSC , Number 4 , 1988 89 , ISSN 0838 5858. 10. Wahrheit und Methode , Han2Georg Gadamer , Tuebingen 1960. ( Truth and Method , re2 vised translation by Joel Weinsheimer and Donald G Marshall. NEW York : Seabury Press , 1989. ) Π中译本:《真理与方法》, 德]加达默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年。  11. 《世界诗学大辞典》,乐黛云、叶朗、倪培耕主编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3 年。 “比较诗学”作为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有关比较诗学学科产生的学术语境、学术史源流、基本概念、入思路径、理论方法和既有研究范式的教学,使同学对该学科的一般知识、基本研究方法以及学术价值取向等 ,有较为系统的了解 ,从而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可能的研究实践打下基础。 鉴于既有的比较诗学著述甚多,这里只是教师个人在北大开课时所列学生参考书目的简化必读部分。其重心放在有关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做跨文化研究的相关著述方面,这是由教师开课的学术取向所决定的,并不涵盖作为学科的比较诗学的所有方面。同学可以由此出发,根据需要去扩大阅读范围。其中之所以选择了《真理与方法》,是考虑到它在理论和方法意义上对于当下比较诗学学科的影响;而选择《世界诗学大辞典》,则是为了系统地给同学提供一个较完整的相关术语概念的知识基础。尽管所列的多数西文著述都已经有了中译本,但对于本专业的同学,课程要求以原著的内容 包括术语、概念的翻译问题 为报告和考察的材料,至于其它专业,我们也建议同学尽可能地阅读西文原著。 孟  华?“形象学理论与方法论”课程   1. 《比较文学形象学》,孟华主编 ,北大出版社2001 年。 ( 以下按

文档评论(0)

lxienc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