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河水庫水质治理浅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沙河水庫水质治理浅析

大沙河水库水质治理浅析 水体富营养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随着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的增多,越来越多的湖泊、水库甚至海洋都呈现富营养化状态。 大沙河水库集雨面积217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6.3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为2.58亿立方米。根据最近几年的监测数据表明,大沙河水库的化学需氧量(C O D )、氨氮等指标逐年升高,主要的污染源来自于有机物污染。广东省水利厅水环境监测中心2010年第一季度的监测结果表明,大沙河水库水质为Ⅳ类,而2011年的检测结果表明水库水质已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当过量营养进入水库缓流水体后,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将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以致影响到鱼类等的生存。水体富营养化时,由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称为水华。在富营养水库中产生的藻类主要为绿藻、蓝藻等。 一、水库水藻对生活的影响 由于水中微小藻类不易在混凝沉淀构成中去除,含有大量藻类的沉淀水进入滤池时,常常使得滤池较早堵塞,使滤池运行周期缩短,反冲水量增加,严重时可能导致水厂停产。藻类大量繁殖,还引起不同的腥味异臭。藻类产生的臭味用常规处理工艺很难去除,使城市供水出现不愉快气味,大大影响了供水质量。穿透滤池进入管网的藻类以及残留在水中的生物及可同化有机物(AOC)还可促进细菌在管网的生长,甚至可能生成较大有机体,严重时可堵塞水表、水龙头等。 二、大沙河水库富营养化成因 大量的养殖业污水流入大沙河水库是引起水库水体呈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其中猪粪污水影响比例较大。 表: 年出栏万头猪规模养猪场猪粪尿污水排放量 项目 猪种类 饲养周期 (天) 存栏数量 (头) 平均粪尿排量 (千克/头、天) 平均冲洗水量 (千克/头、天) 产生污水量 (吨/天) 母猪 365 500 6.72 30 18.36 公猪 365 25 6.41 26 0.81 仔猪 49 1380 2.91 10 17.82 育肥猪 105 2920 5.95 20 75.77 合计 112.76 三、比较有效及权威认可的治理模式 生物操纵法(biomanipulation)治理湖库富营养化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它通过改变水生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结构来控制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数量。 中国科学院水生科研所经过几年的专门研究,找到了治理水域富营养化的新方法。通过在全国知名大湖和水库放养鲢鱼、鳙鱼实验,达到了明显的效果。这些水域十几年未再爆发水华现象,水藻也得到了生长平衡,如太湖、滇湖、巢湖。因此,中国科学院办公厅2004年10月20日第13期(总第190期)工作简报肯定了鱼类在水体富营养化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四、生物治理,即放养过滤性鱼类的治理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藻类生物量与放养鱼密度、牧食压力、氮磷营养盐浓度、氮磷比和沉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鱼类的加入强化了系统的下行作用。只有针对生态系统特点在适当的密度下投加鱼类,才能有效的控制藻类的繁殖。 由于各类浮游动物生物量与现存量之间多呈显著正相关,因此与各类浮游动物现存量显著相关的理化生指标大多与其生物量显著相关。相对于降低浮游植物现存量,通过投加鱼类降低浮游植物生物量更容易实现,因投加鱼类的各处理浮游植物个体都普遍的向小型化发展。浮游植物密度低的系统往往氨氮、pH的水平也很低。 鱼类的投放密度控制很重要。投放太密会引起系统内总氮、总磷水平的上升。这主要是由于鱼类的加入为系统带来了额外的营养成分,其次鱼类对系统内沉积物的搅动也会使系统的氮磷水平上升。而当系统内鱼类密度比较低时,鱼类自身的富集作用可能会大于以上两种作用,使系统内总氮、总磷水平下降。 五、生物养殖治理步骤 1、首先要在全库范围内悉数清除原水库的各类老鱼、杂鱼。老鱼杂鱼不具备治理富水的功能,还将新放养的鱼苗吞食。所以清除水库是第一步。 2、确定放养鱼类的种类。一般情况下,水库水产养殖主要放养滤食和刮食性鱼类,搭配少量吃食性鱼类。 3、根据营养物质来源的多少计算放养鱼类的数量和搭配比例。如白鲢鱼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还可以消除污染产生的藻类毒素;花鲢鱼又叫鳙鱼,俗称“胖头鱼”,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鲴鱼又称黄板刁、黄姑子、板黄鱼等,喜刮食水底的苔藓类植物、腐泥、有机碎屑等,有净化水质的功能,又称生态鱼。我们利用水生态系统内食物网各级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水域富营养化程度,确定鱼类的数量和搭配比例。 在不投喂人工饲料的状态下,生长1公斤白鲢大概需要浮游生物120-140公斤,生长1公斤花鲢需要浮游生物及浮游动物混合160-180公斤,生长1公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z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