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构工程施工--顶管法施工优秀毕业论文答辩PPT.ppt

地下结构工程施工--顶管法施工优秀毕业论文答辩PPT.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结构工程施工--顶管法施工优秀毕业论文答辩PPT

地下结构工程施工 ---顶管法施工 基本介绍 隧道或地下管道穿越铁路、道路、河流或建筑物等各种障碍物时采用的一种暗挖式施工方法。施工时,先以准备好的顶压工作坑(井)为出发点,将管卸入工作坑后,通过传力顶铁和导向轨道,用支承于基坑后座上的液压千斤顶将管压入土层中,同时挖除并运走管正面的泥土(见图)。当第一节管全部顶入土层后,接着将第二节管接在后面继续顶进,只要千斤顶的顶力足以克服顶管时产生的阻力,整个顶进过程就可循环重复进行。 由于预管法中的管既是在土中掘进时的空间支护,又是最后的建筑构件,故具有双重作用的优点;而且施工时无需挖槽支撑,因而可以加快进度,降低造价;特别是采取加气压等辅助措施后,能解决穿越江河和各种构筑物等特殊环境下的管道施工,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近几十年来,头部和管节分开顶进的盾构式工具管的出现,中继接力技术的形成,促进了顶管法施工技术的应用,使顶进距离越来越长。美国在不用中继接力环的情况下,顶进距离为588米;联邦德国在用中继接力环的情况下,创造了1210米的长距离顶管记录。中国在1981年 4月完成的穿越浙江省甬江的顶管工程,直径为2.6米,采用5只中继接力环,单向顶进581米,终点偏位上下、左右均小于1厘米。70年代在上海金山石油化工总厂海永取水口及污水排水口工程中,采用了垂直顶进管道的方法,在杭州湾内修建了进、排水口工程,标志着中国的顶管技术的发展。 施工特点 1、适用于软土或富水软土层; 2、无需明挖土方,对地面影响小; 3、设备少、工序简单、工期短、造价低、速度快; 4、适用于中型管道(1.5~2m)管道施工; 5、大直径、超长顶进、纠偏困难。 6、可穿越公路、铁路、河流、地面建筑物进行地下管道施工。 7、可以在很深的地下铺设管道。 设备构成 构成——顶进设备、掘进机(工具管)、中继环、工程管、排土设备等五部分组成。 1、顶进设备 主顶进系统——主油缸:2~4只,行程1.1m,顶力400-1000-2000t/只; 单只千斤顶顶力不能过大:千斤顶、管段、后座材料。导轨:顶管导向 2、掘进机 按挖土方式和平衡土体方式不同分为: 手工挖土掘进机、挤压掘进机、气压平衡掘进机、泥水平衡掘进机、土压平衡掘进机。 3、中继环 中继环——在中继环成环形布置若干中继油缸,油缸行程200mm。 中继环油缸工作时,后面的管段成了后座,将前面相邻管段推向前方,分段克服侧面摩擦力。 4、工程管 管道主体一般为圆形,直径多为1.5~3m。长度2-4m。 5、排土设备 人工出土——人工挖土时,螺旋输送机——土压平衡顶管机,吸泥排泥设备——泥水平衡、泥水加气平衡顶管机。 顶管施工的分类 工程应用 工程概况:某镇工业大道段污水顶管工程属于某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系统,位于某工业大道工业大道段。主要是对沿线污水进行收集。本工程项目主要内容为D800钢筋混凝土顶管988米,井号为J4~G3。还有明挖D300HDPE排水支管17米。 本工程施工的排水管基本分布在工业大道中间,经过向相关单位了解和现场探测,沿线道路两侧各有一条排污管,通水中,两条排污管距离为6.5米,对施工特别不利。沿线做圆形机械顶管工作井有困难。 工程特点:施工场地处于工业大道上,场地比较狭窄,但对交通有较大影响。 顶管施工工程量比较大,地下施工,不可预见因素比较多。 该地区地下水位高,对工作井、接收井、顶管施工都有一定的影响。 施工顺序: 顶管法施工采取先施工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后顶进管道,然后施工检查井的施工顺序。顶管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顶进施工、检查井尽可能交叉进行,缩短工期。 顶进流程: 1、安装好顶压环并卡牢管后端,检查顶进系统的安装是否良好,校核管线标高和方向,各方面都准备良好后方可操作顶进。 2、先开动机头,转速由慢转快,然后启动进出泥泵出泥,然后操作顶进架进行顶进,直到顶进一节管。 3、停止机头,进出泥系统旁通,千斤顶回油,活塞回缩。4、拆除管线,下管,安装管线后进行下一节管材顶进。 顶管顶进过程中的纠偏和质量控制 1、若机头前端遇到不均匀的迎面阻力,则机头周围的土压力也不平衡,如施工不慎容易造成轴线偏差,应注意纠偏。当发现机头有超过10mm/m的倾斜角或者机头上抬2cm以上时,应停止顶进,空转刀盘,等机头下沉归位到正常位置后才继续顶进。 2、当顶进路线上同时有高程偏差和中心偏差时,先纠正偏差较大的一面。在纠正高程(或中心)偏差时,如果中心(或高程)偏差超出了“偏差控制范围”,立即将前者停止,先将后者纠正。 3、在顶进过程中纠偏油缸应保持伸出,以防机头突然遇硬物被卡死,在不纠偏时三个纠偏油缸也应同时伸出20mm。

文档评论(0)

haoshiyi5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