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下列观点最能体现右图寓意的是( ) A.共同富裕 B.男女平等 C.社会公平 D.民族团结 C 7.1985年,28岁的武汉青年方俊明为救一个假装落水的顽童,跃入河中,造成颈椎骨折,高位截瘫。28年后,方俊明终于获得了迟到的见义勇为荣誉称号,饱受委屈的他,至今无怨无悔。对这件事的正确看法是( ) ①没有回报的付出不可取 ②要用理智和善心面对生活中的不公 ③只要有耐心就会实现绝对公平 ④个案无法否定见义勇为的普遍价值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A 8.(2015,莆田)在初中毕业前,莆田市各校都会组织家长、老师和学生依据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相关规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三年来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产生出ABCD各等级名单。由此可见( ) ①没有正义的制度就没有真正的公平 ②有了公平,就能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 ③公平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④绝对公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④ C 9.右边漫画《禁》中学校的做法( ) ①有利于推动学校同步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 ④不利于孩子成长,是非正义的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 10.(2015,云南)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以下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小王向当地工商部门举报某制假窝点 ②小刘协助民警制服正在行窃的小偷 ③小陈主动照顾身体有残疾的同学 ④小李在考试时给好朋友传递答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11.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不断扩大资助范围,扩展资助领域,提高资助标准,从制度上基本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据统计,全国累计资助普通高校、中职学校、普通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金额年均近1000亿元。这表明( ) A.我国的各类教育已经全面实现公益化 B.教育公平就是每个人都应得到相同的权益 C.我国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有法律保障 D.正义通过制度调节造福于每个社会成员 D 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我国加强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以保证弱势群体的利益。如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据此回答12~13题。 12.这些制度( ) ①体现了社会的正义 ②使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③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④保证了我国公民在各个方面的绝对平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C 13.给弱势群体提供各种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社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B.维护公平很难兼顾正义 C.公平和正义没有必然联系 D.正义可以通过制度的调节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 D 14.(2015,云南)近年来,我国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全面推开。实施上述举措是因为公正的社会制度( ) A.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B.能保证每个社会成员获得同等的利益 C.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和谐的社会生活 D 15.【感悟公平 建言献策】 阅读漫画《“仗义”》,回答问题。 (1)漫画中主人公的行为貌似仗义,实非正义。为什么? 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漫画中的主人公为了维护公共、他人正当利益,却损害了其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财产所有权,是违法行为,是非正义行为。 (2)要让漫画中的主人公真正成为有正义感的人,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要明辨是非,增强法制观念,用合法的手段和途径维护正当权益。 16.香港一媒体记者宋某在东千佛洞题字留名事件,尘封13年后,近期被网友曝光,引来一片谴责。 品味漫画,回答问题。 (1)为什么宋某“留芳”不成反“遗臭”? ①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正义和非正义行为,人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在不断提高、崇尚真善美,为正义高歌,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假恶丑、非正义行为越来越没有藏身之地,迟早要受到道德的谴责,乃至受到法律的制裁。②行为不同,结果不同。宋某的行为已构成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自然应承担道德谴责和法律制裁的后果。当初一厢情愿的“流芳”成为今日的“遗臭”。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