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中古音系与普通话音系的比较答案.pptVIP

第十二讲中古音系与普通话音系的比较答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竹山 张鹏飞 《汉语音韵学》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第 十 二 讲 中古音系与现代普通话音系的比较 1、全浊声母的全部清化 《广韵》35母的全浊声母有“并、定、澄、群、从、崇、船、邪、禅、匣”10个,这些全浊声母发展到元代,在北方方言中一个不剩地全部变成了清音,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当然也就没有全浊声母了。 古全浊声母清化的路径大致是:浊塞音变成清塞音和清塞擦音;浊塞擦音绝大部分变成了清塞擦音,少数变成了清擦音;浊擦音绝大部分变成了清擦音,极少数变成了清塞擦音。 具体的规律是:古全浊声母演变为今普通话塞音、塞擦音声母的,古平声字今读送气清音,古仄声字今读不送气清音。也就是很重要的“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规律。 全浊声母清化与音变构词 唐初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中,还能看到大量用清浊声母变换的方法来区别词义、词性的单字音变构词材料,其中清声母破读为浊声母的切语就有1823见次,浊声母破读为清声母的切语有688见次,如“见”的本读是清声见母表示“看见”义,破读为“贤遍反”就是浊音匣母表“显现”义而后造“现”字以区别。后来声调变换构词法超过了清浊声母变换构词法,再后来词汇双音化构词取代了单字音变构词法,这些变化可能是引起或推动中古全浊声母清化的重要因素。 “浊音清化”是普世性的音变规律 江荻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论证“浊音清化”是普世性的音变规律,他说:“浊音阻塞音不是最理想的语音材料,因此会随着表达内容的精细化和丰富而逐步被排斥”,因为“从语音材料组织方式上看,浊音清化符合人类发音机理对语音材料的优化选择,剔除不可调控性要素而优选可调控性要素也是语言表达内容逐步丰富而必然出现的结果” “汉语历史上的浊音清化分别依据声调平仄派入送气与不送气。泰语仍然保留浊音,但清化的路子很可能与汉语无异。英语浊音尚处于清化之中,预计完成时将形成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与汉语相同。” 2、从“见、精、晓”三组分化并合流出腭化音 分化的时期: 见、晓组分化出j、q、x比精组早,在明代中期就有些地区已经把见、晓组细音字读成j、q、x声母了。精组完全分化出j、q、x则是清代的事情,乾隆癸亥年(1743)存之堂编成一部《圆音正考》,专门讨论“团音”和“尖音”的区别,所以后人也称该书为《团音正考》。 方言中的古音残留: 分不分尖团音,是区别不同方言语音特征的标志之一。在官话方言区内,不分尖团音的占80%以上,如北京话不分尖团音,而山东有些地方话还分尖团音。南方不少方言还分尖团音,如鄂东南隶属赣语系统的通山话“津、酒、想”等字的声母至今还念[ts、s]。 尖音与团音: 所谓“尖团音”,是针对见、晓组和精组的区别而言的:“团音”是指见、晓组声母在细音前读j、q、x的音;“尖音”是指精组声母在细音前没有变读为j、q、x而仍读[ts、ts‘、s]的音。 3、轻唇音声母[f]的独立 5、零声母字的大量增加 零声母字在《广韵》中只限于“影”母,发展到普通话,零声母字大量增加,除中古“影”母外,普通话的零声母字还有五个来源:“喻”母(喻四/以类);“匣”母中的于类即“喻三”;由“明”母分化出来的“微”母;还有“疑”母和“日”母。 入派四聲: 2、鼻音韵尾的简化 2、鼻音韵尾的简化 3、等呼的简化 等呼的简化 4、主要元音的归并 中古音的韵母系统复杂,《广韵》有142个韵母。从现代学者的拟测情况看,这些韵母要用很多不同的主要元音来进行区别,主要元音的个数多了,其音值的相近度就大,区别度就相对小一些。中古音发展到现代普通话,韵母中音值相近度高的主要元音一般都合流了,主要元音的个数减少了,这也是普通话韵母系统比《广韵》大大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5、韵母的分化 从中古韵母系统到现代普通话韵母系统的演变,整体上合并是主要趋势,但单个韵母的分化现象也是较多的,主要的分化有: 1)止摄“支、脂、之”三韵的韵母分化 2)果摄的韵母分化 3)假摄的韵母分化 1.《广韵》的调系 《广韵》调系的结论: 调类:4个 调名: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调型:平、升、降、促 调值:? 《广韵》调系的证据: 《广韵》卷目 2.平分阴阳 3.浊上变去 浊上变去:调类和调型的变化 1)并母:罢、鲍、抱、部、薄、辨、伴 (奉母):犯、范、父、妇、负、阜、 2)定母:稻、道、杜、待、断、弟、盾 3)澄母:丈、重、柱、赵、纣、雉、篆 4)从母:造、皂、坐、罪、在、尽、静 5)邪母:象、像、序、叙、绪、似、巳、祀 6)崇母:似、士、柿、撰 7)船母:葚 8)禅母:善、社、上、受、绍、是、市 9)群母:技、巨、拒、距、近、件、键、臼 10)匣母:旱、撼、限、下、户、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