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室性心律失常)中醫证候研究进展.docVIP

心悸(室性心律失常)中醫证候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悸(室性心律失常)中醫证候研究进展

心悸(室性心律失常)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杜雪翠1 李运伦2 杨传华2 摘要:心悸为临床极常见症状,见于现代医学各种心脏疾患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目前心律失常的证候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热点问题,许多学者对其客观化、标准化研究进行了探索。证候研究是开展中医证候客观化的关键环节,是连接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桥梁,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心系疾病的研究。文章从室性心律失常的辨证分型、证候分布以及辨证指标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以深层研究室性心律失常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 中医证候 研究 The overview of TCM Syndrome progress in ventricular arrhythmia Xuecui Du1 Yunlun Li2 Chuanhua Yang3 Abstract: Heart palpitations is a symptom extremely common in the clinical,which can be seen in Cardiac Arrhythmias caused by various heart disease In modern medicine, especially in ventricular arrhythmia. At present, The study of TCM syndrome in Heart palpitations is the hot spot for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f Which Many scholars have explored the Objectific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The study of TCM syndrome is a key to develop the TCM syndrome objective research and a connection between clinical and basical theory,Which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Heart disease. The article is a overview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in the Aspect besides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Syndrome distribution and Index for TCM Syndrome ,so as to Further study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CM Syndrome in ventricular arrhythmia. Key words: ventricular arrhythmia TCM Syndrome study 心悸包括惊悸、怔仲是也是多种疾病中的常见症状。 4.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有关心悸与室性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候研究均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欠缺。最突出表现在于临床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和证候诊断“金标准”以及相关连系度研究欠缺。由于辨证诊断标准不明确,导致研究结论可信度和可重复性不高,相关研究的可比性差,难以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严重制约了研究成果的推广和相互交流,阻碍了该病证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建议在加强病证结合、宏观微观结合的基础上,开展大范围、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加强心悸与室性心律失常间的病证联系,通过心悸(室性心律失常)客观化指标的临床验证,并有效地组合各类有效指标,分别针对心悸(室性心律失常)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症状和证候诊断标准,以期使中医的症状和证候诊断标准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统一,使其各种临床或实验研究结果具有有效性、科学性,从而提高中医学科研领域的效率,加强中医病证结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静,马莉,张雪. 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对心悸的病因诊断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12):27-28. [2] 曹林生,冯义柏,曾秋堂.临床心内科讲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46-352. [3] 董波,宋婷婷. 稳律汤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2):12-13. [4]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00-105. [5] 姜瑞雪,朱文锋,马作峰.心悸辨证分型及证素分布的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84-186. [6] 姜瑞雪,马作峰,牛国英,等.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

文档评论(0)

yx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