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核殼式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核壳式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孙娟,李晓,张伟,张卫英*作者简介:孙娟
*作者简介:孙娟(1985-),女,硕士研究生。联系人:张卫英,E-mail: wyzhang@fzu.edu.cn。
基金项目:福建省区域科技重大项目(编号2009H4005)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核壳式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加料方式、溶胀时间、引发剂种类以及引发剂用量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乳液胶膜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聚氨酯,丙烯酸酯,核壳乳液
Preparation of Core-Shell Acrylic-Polyurethane Hybrid Emulsions
Sun Juan, Li Xiao, Zhang Wei, Zhang Weiying*, Lou Jianzho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Fujian)
Abstract
The core-shell acrylic-polyurethane hybrid emulsions were synthesized by using toluene diisocyanate, poly-1,4-butylene glycol adipate, methyl methacrylate, butyl acrylate and 2-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as the main reagents. The effects of charging way, swelling time, the type of initiator and the dosage of initiator on polymerization were studied. The film from the emuls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Keywords: polyurethane, acrylate, core-shell emulsion
1.前言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水性涂料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水性聚氨酯是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1-3]。聚氨酯乳液具有优良的耐磨性、附着力和较好的耐油、耐酸碱性,但也存在固含量低、自增稠性差、乳胶膜的光泽不足、耐水性不够理想等问题[4]。聚丙烯酸酯树脂具有优良的耐水性、光稳定性及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但是存在热粘冷脆、耐磨损性差、不耐溶剂等问题[5]。通过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可制备兼有两者优点的水性树脂[6-10]。
2.实验部分
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工业级;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PBA,Mn=2000),工业级;二羟甲基丙酸(DMPA),工业级;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三乙胺(TEA)、一缩二乙二醇(DEG),分析纯,使用前用4A分子筛脱水;甲基丙烯酸酯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分析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化学纯;过硫酸钾(KPS)、偶氮二异丁腈(AIBN),化学纯,其他试剂为分析纯。
2.2 核壳式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在装有冷凝管、机械搅拌装置、滴液漏斗和通氮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PBA,将计量好的TDI缓慢加入体系,升温至60-65℃反应1.5h后加入DMPA及催化剂,升温至75℃反应2h,根据实验设计加入适量的DEG反应1h,当NCO%达到理论值时,降温至65℃加入HEMA反应2h,当NCO%达到理论值时再降温至40℃,加入三乙胺中和,高速搅拌下加入去离子水进行乳化分散,加入引发剂并升温至75℃反应3h,然后降温至30℃左右,加入丙烯酸酯单体
2.3 分析与测试
(1)异氰酸酯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适量样品置于干净锥形瓶中,加入甲苯使其溶解后,加二正丁胺-甲苯溶液,使其混合均匀,室温放置20-30min后加入适量异丙醇及几滴溴甲酚绿指示剂,用已知浓度的HCl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为终点,并作空白实验,按下式计算异氰酸酯含量:
式中,V0、V1分别空白滴定和样品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c为盐酸溶液的浓度,mol/L;m为样品量,g;42为-NCO基团的摩尔质量,g/mol。
(2)丙烯酸酯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聚合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0.5h)取样0.5-2.0g,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加入2滴5%对苯二酚水溶液,干燥至恒重,按下式计算单体转化率
式中,X为t时样品的固含量,X0为开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混凝搅拌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报告(全套).pdf VIP
- 在全市202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征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 VIP
-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中国的气候-气候特征.ppt VIP
- 红、黄、绿交通信号灯的PLC控制线路设计.docx VIP
- 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库300道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VIP
- 中小学(幼儿园)女性生活指导老师辅导排查女学生记录表.docx VIP
- 2025年租房合同范本(可直接打印)与租房合同范本(标准版) .pdf VIP
- 胡百精公共关系学课后思考题答案.docx VIP
- 九年级劳动技术教学计划.docx VIP
-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设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