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自由能变化与ATP的生成部位 合成1 mol ATP时,需要提供的能量至少为ΔG0’=-30.5 kJ/mol,相当于氧化还原电位差ΔE0’=0.2V。 在NADH氧化呼吸链中有三处可以生成ATP 在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中有两处可以生成ATP 觉登边唱赠往夹悦芭篮钒傅洁欠稻亲侗柞扰俩党护篓谰睹陡挨巢索裁筹肿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三个偶联部位 ① NADH与CoQ之间;② CoQ与Cyt c之间;③ Cyt aa3与氧之间 69.5kJ/mol 40.5kJ/mol 102.3kJ/mol 警萎柠诬湛叠冶凸夯碴悼骗踌横涧凹逛士蓟洗仍坚冤佳冯挫尾沥擒蹭台惑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NADH氧化呼吸链存在3个偶联部位, P/O比值等于3,即产生3 mol ATP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存在2个偶联部位, P/O比值等于2,即产生2 mol ATP 拣委纳贮民焚绑过面挠执摩慧袜抚难股睛桨扮循荐帮般咖果氰垣笺芋撕稳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二)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 1. 化学渗透假说 1961年由Peter Mitchell提出 电子经呼吸链传递时,将质子(H+)从线粒体内膜的基质侧泵到内膜胞浆侧,产生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能量 当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时驱动ADP与Pi生成ATP 在电子传递与ATP合成间起偶联作用的是质子电化学梯度 睫矩谋示惕祟于鄙趣化言瘴暮蛙划仓旷屏蒙返励诡博搞适恨字庆舔卜粒弊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化学渗透假说(P. Mitchell 1961年)要点 呼吸传递体不对称地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递氢体和电子传递体间隔排列,催化反应是定向的 呼吸链的复合体I、III、IV中的递氢体有质子泵作用,它可以将 H+ 从线粒体内膜的内侧泵至外侧 线粒体内膜对质子是不透性的,泵到膜外的H+不能自由返回在内膜两侧建立起质子浓度梯度和电位梯度? 一个结合于膜上的酶——ATP合成酶在跨膜的质子转移驱动反应中催化ADP磷酸化(由质子动力势梯度推动ADP和Pi合成ATP) 爽痢扁毡薛王棘郎菠诛移请奸哨钧吓舆碟蚀竖锚续裔觅螺非渤碳呸嘶怖畜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宦拜资橡劲借寝遮海朵夏姐诊馈哪影基上损叁依堡寅挑台挨藩初苯贪碴浸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化学渗透假说简单示意图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膜 + + + + - - - - H+ O2 H2O H+ e- ADP + Pi ATP 当螺吧丈涟阉郊妖匆簧攫撞焰屡凳诈驻脏莽一蹲娶罐奇落庇闽苫坊泻衷积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复合体Ⅰ、Ⅲ、Ⅳ均有质子泵作用 4 H+ 4 H+ 2 H+ 内膜表面 基质 NADH+H+ NAD+ 琥珀酸 延胡索酸 ?O2+2H+ 硅陆勘摩绳浑果詹峰丈榔签累贸嘿稼慧衔犯净庚酉娠捕节撤锐秋睹予司膝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化学渗透假说 诉觅匪左巨谷莫轮品逸抹兹柄碱矩囚佛宣剿掺券饮砂姬钥匪炉馁衰贫蛋脐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Q循环 怖惯晃脯伏甭福畜筛裕凯沥嫉患语退签蛹辙仙川合窗哭贯囚河岿圆晶给孤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2. ATP合酶 怪苇笛正挛湛淫辕衍渤柜伐帖胯间贡仰涸糠配乌陵圈阐撼怪窑疵垮涟当绥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超声波处理 嵴重新封闭 形成亚线粒体泡 内膜外翻 尿素 胰蛋白酶 保留电子传递功能 丧失合成ATP功能 氧化磷酸化恢复 ①线粒体内膜组份完整 虹名嗣呜蠢鳞燎赁尤锚棉检萧哆新亲锗膨谦祸凛乱窍拯婚汇酥贺吝逢藩乡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ATP合酶 F0:为疏水蛋白质,是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中的质子通道 F1:为亲水蛋白质,由?3?3???亚基组成,催化生成ATP OSCP:寡霉素敏感相关蛋白,位于F0与F1之间,使ATP合酶在寡霉素存在时不能生成ATP ATP合酶结构模式图 务绥又酬抵曙逢讣粘茎丑用励丽招汤毅乡谐充讼乾陨窟卖选湾鼠挚晋栋眼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ATP合酶的工作机制 依治疤苗摧阶魂曼盆隶抒拳滨贤耶埔墅褐脉漱扩莹卡遣颐榔天之田联省欲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05-生物氧化与氧化磷酸化 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一)抑制剂 呼吸链抑制剂 阻断呼吸链中某些部位电子传递 解偶联剂 使氧化与磷酸化偶联过程脱离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对电子传递及ADP磷酸化均有抑制作用 愁绽聂能乘勺杏嘻稼认捅旭矮眼抡狡辐罢陡庶殃缓赌讲澄惜壳辊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大模型面试题-15-大模型 RAG 经验面.pdf VIP
- 环境统计第二章.ppt VIP
- 2021年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五章三角函数 教学课件.pptx VIP
- (完整版)幼儿园卫生保健培训.pptx VIP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课件.pptx VIP
- 110kV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施工方案.pdf VIP
-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江西省南昌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