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的研究進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沸石的研究進展

目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3135664830 引言 PAGEREF _Toc313566483 \h 2 HYPERLINK \l _Toc3135664841 氨氮吸附机理 PAGEREF _Toc313566484 \h 3 HYPERLINK \l _Toc3135664851.1 吸附作用 PAGEREF _Toc313566485 \h 3 HYPERLINK \l _Toc3135664861.2 离子交换作用 PAGEREF _Toc313566486 \h 3 HYPERLINK \l _Toc3135664872 吸附作用影响因素 PAGEREF _Toc313566487 \h 3 HYPERLINK \l _Toc3135664882.1 沸石用量及粒径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PAGEREF _Toc313566488 \h 3 HYPERLINK \l _Toc3135664892.2 温度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PAGEREF _Toc313566489 \h 4 HYPERLINK \l _Toc3135664902.3 pH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PAGEREF _Toc313566490 \h 4 HYPERLINK \l _Toc3135664912.4 共存阳离子的影响 PAGEREF _Toc313566491 \h 4 HYPERLINK \l _Toc3135664923 沸石的改性 PAGEREF _Toc313566492 \h 4 HYPERLINK \l _Toc3135664933.1 酸处理 PAGEREF _Toc313566493 \h 4 HYPERLINK \l _Toc3135664943.2 盐处理或碱处理 PAGEREF _Toc313566494 \h 5 HYPERLINK \l _Toc3135664953.3 改变硅铝比 PAGEREF _Toc313566495 \h 5 HYPERLINK \l _Toc3135664964 结语 PAGEREF _Toc313566496 \h 5 HYPERLINK \l _Toc313566497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313566497 \h 5 沸石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处理氨氮废水中的应用 摘要:沸石是一种天然廉价的多孔物质, 表面极性强, 晶格中有可交换的阳离子, 能有效去除水中极性物质和金属离子,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沸石结构及性能的介绍,阐述了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机理,分析了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究了沸石的改性方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水处理 沸石 氨氮 吸附 0 引言 由于水源水受到污染, 使得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氨氮浓度升高, 造成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很难使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饮用水中氨氮浓度过高可促进亚硝酸盐浓度升高, 加之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特别是有机卤化物等的存在更会对饮用水的安全造成隐患。通常,用于去除NH4+-N的生化方法去除率低、周期长、成本高,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切实可行的去除NH4+-N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沸石是由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组成的含水网状铝硅酸盐物质, 是沸石族矿物的总称[1],其化学通式为:MxDy[Al(x+ 2y)Si ( x+2y) O2]·mH2O,分子中的阳离子( Si, Al) 和O一起构成四面体格架,称为结构阴离子。在这种结构阴离子中, 中心是Si(或Al) 原子,每个Si(或Al)原子的周围有4个O原子, 各个Si/O四面体通过处于四面体顶点的O原子互相连接起来, 形成许多宽阔的孔穴和空道, 这是沸石与其它架状硅酸盐矿物不同之处, 因而沸石具有很大的比表面(400~800m2/g) 。沸石这种格架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较高的吸附交换性能。沸石这些孔穴和孔道可吸附大量的其他分子或离子, 因而沸石的吸附量远远超过其他物质。沸石的孔穴和孔道大小均匀, 直径在0.3~lnm之间, 小于这个直径的物质能被吸附, 而大于这个直径的物质则被排除在外而不能被吸附, 因而沸石具有选择吸附的特性。沸石表面还具有很大的色散力和静电力, 故其吸附力很大。 沸石特定的结构决定了它对氨氮有较强的去除效果,然而天然沸石的开孔和通道中常常被Ca、Mg等杂质阳离子以及水和有机物分子所占据, 其离子交换和吸附性能受到限制, 因此, 利用合适的方法对天然沸石进行活化后再使用已成为必要。 1 氨氮吸附机理 氨氮在沸石上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作用与离子交换作用为主[2],其吸附作用具有“快速吸附,缓慢平衡”的特点。 1.1 吸附作用 天然沸石具有比表面积大(一般440~1030m2/g),孔径均匀,可产生

文档评论(0)

s4c2bg5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