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幾种新发现人兽共患病的研究动态.docVIP

福建幾种新发现人兽共患病的研究动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幾种新发现人兽共患病的研究动态

PAGE PAGE 8 福建几种新发现人兽共患病的研究动态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潘 亮 所谓“人兽共患病”,是指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大类传染性疾病,今春暴发的SARS即属此类疾病,其病原体可存在于人与动物体内,大多数是由动物传染给人的,由人传染给动物也有,但比较少见,如福州曾发生游客向动物园猴山内吐痰,引起猴群大范围感染结核病的事例。当今全世界每年死亡人数大约五、六千万人,其中1/3死于传染病,包括一大类人兽共患病,大约有200多种,其中我国约有130多种,福建约20多种(不含寄生虫性)。这些人兽共患病有的已发现和认识,有些是近年来才陆续被发现的,如莱姆病、辛德毕斯病、环状病毒病、东方马脑炎、SARS等。这些病大多来源于动物。对新发现的人兽共患病,由于人们对其所知甚少,流行因素不明,对付起来更为困难,常常引发大的灾难,SARS是一典型表现,尤须特别警惕。人兽共患病的传播通常由人类与动物的密切接触引起的,如畜牧、养殖、捕猎、运输、加工、食用、开发等等,滥捕滥食野生动物是引发人兽共患病的一大原因,也是一大陋习。此外我省每年须从外省或国外输入大量活禽活畜或动物产品,也是引发人兽共患病的重要因素。人兽共患病的感染与传播通常也借助传播媒介的作用,如昆虫,广东继SARS后又流行的乙脑,及福州1999年曾爆发的登革热以及今年美国暴发的西尼罗热都是借助蚊媒传播的。都市中的人兽共患病则大多来源于宠物。都市家庭中饲养宠物已成一种时尚,家有宠物者越来越多,人们在尽享宠物带来的快乐时,也要注意预防“宠物病”。 福建因地理、气候条件特殊,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种类众多,人兽共患病也较多。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一领域的科研与防治工作十分活跃,先后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新发现了许多新病种,但与国外先进国家比较,差距仍很大,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面临严峻形势。 1990年以来,福建陆续发现5种新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莱姆病、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病、辛德毕斯病、环状病毒病、东方马脑炎的感染。此外还发生SARS的输入性病例,禽间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等。这些病种有的已开展较深入调研,明确其流行特征,有的仅限于初步发现其“踪迹”,尚未深入研究,调研的“空白地带”还很多。 一、莱姆病 福建莱姆病发现于1989年底。1990年在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牵头组织下,我们参与全国性调查协作,从那时起,持续对福建莱姆病开展调研。国内于1982年在东北林区内发现莱姆病后,曾经一度认为该病仅局限于东北林区。1989年,经充分调研,我们认为福建也存在该病。1990年在邵武、建阳、沙县等闽北林区发现一批患者,随后开展的一系列调研表明: 1.病原学:1990年—1992年间,从闽北邵武、建阳林区的鼠类、蜱类先后分离出4株莱姆病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从社鼠肾脏分离出2株,从粒形硬蜱和褐家鼠肾脏各分离出1株,从漳州台湾角血蜱中肠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查见一株同样病原体,因传代污染而丢失。其中从粒形硬蜱和社鼠分离出该病原体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并对分离的病原体进行单克隆抗体分型,发现与东北菌株有所差别。 2.血清学:1991—1994年间,检测各地人群血清4316人份,阳性率约2.02%,其中临床标本231人份,阳性59人份,阳性率25.54%,感染者分布于8个设区市。1995年迄今,对福建各医院送检的疑似莱姆病病人血清进行检测,情况见表1。 至2002年底,已证实福建32个县、市存在莱姆病病例或感染者,建立了诊断技术,可为全省各医院诊断的疑似患者开展检测。 表1 1995年1月—2004年6月福建疑似莱姆病病人血清学检测情况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合计 检测数 41 160 611 94 620 572 190 175 219 119 2801 阳性数 9 26 93 11 150 130 25 10 12 3 469 % 21.95 16.25 15.22 11.70 24.19 5.24 13.16 5.71 5.48 2.52 16.74 3.蜱类媒介与宿主动物:调查、鉴定蜱类3000余只,分属20种,其中硬蜱4种、血蜱11种、革蜱2种、牛蜱、花蜱和扇头蜱各1种。调查的宿主动物包括家、野鼠类、野猪、野兔、山羊、獾、狗等。粒形硬蜱是山区野外优势蜱种,可能是福建莱姆病的传播媒介,从褐家鼠、黄胸鼠、针毛鼠、社鼠血清中检出莱姆病特异性抗体,推断鼠类是主要宿主动物。临床特征:我们在开展莱姆病调查之初,从资料上了解到莱姆病患者早期的典型表现为“慢性游走性

文档评论(0)

sd47f8c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