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数列中的数学思想
例谈数列中的数学思想
高中数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有: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与转化、整体思想等;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显得非常重要。下面通过几道例题浅谈数列解题过程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方程思想在数列中运用
等差(比)数列一般涉及五个基本量:.于是“知三求二”成为等差(比)数列中的基本问题,可运用方程思想,通过解方程(组)求解。
例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且S12=84,S20=460,求S28。
解:由已知得
,
解得.
故.
在解决问题中利用方程揭示问题隐含的等量关系,从而显露设问与条件的联系。等差(比)数列基本量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方程思想在等差(比)数列问题中得以广泛运用。
例2、实数都不为0,且,求证:成等比数列,且为其公比。
分析:题中出现了四个变量,切不可乱了阵脚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抓住一个进行研究,观察后发现以为主研究简单。
证明:由题设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
所以
所以
因为
所以成等比数列
由求根公式得:
所以为其公比。
评注:对已知等式进行整体观察,发现是某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从而得出巧妙的解答,颇具代表性。
例3、已知,则的值是__________。
分析:初观之,易两边同时平方---比较复杂;细察之,联想等差数列的性质,构造等差中项求解---非常简洁。
解:由,知成等差数列
设公差是,则
由,解之得:
又,
即,所以
评注:也可将同时平方得,进而得到
解方程组求解。
2、函数思想在数列中运用
数列可以看作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其有限子集)的特殊函数。运用函数思想去研究数列,就是要借助于函数的单调性、图像和最值等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它不仅使问题简化,而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4、已知数列的通项,为其前项的和。求证:
证明:构造函数
则
两式作差得:
因为,所以
即,则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
又因为,
即,也就是
评注: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构造函数后,问题转化为证明,即
例5、已知数列中,,且点,在直线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的最小值。
分析:(1)由等差数列的通项是关于的一次函数,易判断是等差数列;又一次函数的斜率就是其公差,易得通项公式;
(2)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求数列最值时往往从研究其对应的函数入手,打开突破口.
解:(1)由题设,,即
(2)构造函数
则
于是
,即函数是增函数
故的最小值是
评注: 数列是特殊的函数,构造函数后,问题转化为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得到最值。这种看似“无中生有”的想法,决非一时的突发奇想,它靠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和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只要我们平时注重知识的联系,善于将一个问题移植于一种崭新的情景中去研究,就会灵感顿生,从而创造性解决问题。
例6、已知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为,前项和为,则它的前项和为()A、130 B、170 C、210 D、260
分析:等差数列的前项和 =,可以看成关于 的二次式函数,则可以看成关于的一次式函数. 一次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那么三个点就在同一条直线上,利用斜率相等,得它的前项和为.选(C).
例7、递增数列,对任意正整数,恒成立,求.
分析:看成函数,它的定义域是,要使函数为递增函数,即单调增区间为,抛物线对称轴至少在的左侧,不过由于函数为离散函数,对称轴在的左侧也可以,因为B点可以比A点高。于是,,得
例8、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首项均为1,且公差,公比,则集合的元素个数最多是( )个
A、1 B、2 C、3 D、4
解析:数列是特殊的函数,等差数列是直线上的点
且直线的斜率是公差,由知,对应函数是增函数;
等比数列的图象是指数函数图象上的点由图象易知选B。
例9、已知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其公比,,若,则( )
A、 B、 C、 D、
解析:利用指数函数是凹函数的特性,可知选B;可推广至:
例10、在等差数列中,是前项的和,公差。
(1)若,求;
(2)若,求。
解析:(1)由知是关于的一次式
则三点三点共线,故任意两点连线斜率相等
即,解得
(2)由
可知:是关于的二次式,且无常数项
故可构造函数
由得则是此函数的对称轴,
因此,即
另解:由得
则大关于的一次式,所以三点共线
利用任意两点连线斜率相等易求得。
例11、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是,满足,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由可知,故;
由有最大值,且与相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在区间内
又,所以,故选D。
例12、在等差数列中,,且,则使数列前项和是取最小值的等于_______。
解析:传统解法是得,再由知
所以,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