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复合材料玻钢工业50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复合材料玻钢工业50年

中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50年 一、综述 2008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神七飞天宇航员成功出舱,百年奥运梦想顺利实现,又恰逢我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50周年。回顾我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50年的历程,从业人员从最初的7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现在的超过25万人,产品应用领域从最初的航天耐烧蚀防热部件发展到现在的航天、航空、船舶、交通、能源等国防和国民经济领域,工艺技术及装备由单一手糊、层压工艺发展为拥有门类齐全、与国际同步的工艺及装备。 中国的工业始于1958年。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个阶段1978年为致力于国防军工,为我国玻璃钢工业发展打基础行业一直处于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之中。 二、中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的起源与成立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部(局)对我国复合材料/玻璃钢工业的发展起了先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1955年10月,老红军、时任重工业部副部长的赖际发同志赴前苏联考察,发现玻璃钢的优异性能,回国后向中央报告,组织力量开始研究。 1958年1月,在时任建材部部长赖际发同志的亲自关怀和指导下,建材部玻璃陶瓷研究院从屋面材料室抽调文和阳、涂序梅、何宇声、饶芳甫、方尚华、万进书、詹惠珍等7名同志组成了我国第一个玻璃钢研究小组,开始玻璃钢研究工作,同年5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块玻璃钢板材。1960年建材部玻璃设计院成立新材料设计室。1960年2月4日筹建建工251厂。1965年9月起,上述二个研究设计室与二五一厂合并,成立北京玻璃钢研究所,同时具有北京二五一厂的名称。1986年10月升格为国家建材局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并继续保留北京二五一厂名称。1999年更名为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北玻院)。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上玻院)创建于1960年。1965年12月31日,同济大学新材料结构研究所组建成上海玻璃钢结构研究所。1980年2月4日,更名为上海玻璃钢研究所。2005年12月,更名为上海玻璃钢研究院。 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创建于1960年, 其前身为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玻璃钢研究室属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建于1964年,隶属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1999年7月,根据国家经贸委242家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方案,入中国非金属矿工业(集团)总公司进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1957年,在北京管庄的建材研究院与上海耀华玻璃厂先后以坩埚拉制出了无碱玻璃纤维。1971年上玻所设计安装了直径为44米的大型全玻璃钢蜂窝夹层结构的地面雷达罩。 3.1.4航空气瓶 1960年国家下达玻璃钢高压气瓶的研制任务,1963年建工二五一厂采用玻璃纤维缠绕成型工艺在国内首家研制成功玻璃钢气瓶。1964年以后,哈玻院和上玻院也相继开展了玻璃纤维缠绕工艺及玻璃钢气瓶的研究工作。1966年11月多种规格的玻璃钢气瓶通过了部级工艺性能鉴定。 3.1.5民用产业萌芽 1967年我国开始研发BMC,1975年开始研发SMC。一些民用复合材料/玻璃钢,像模压玻璃钢座椅、贮罐、风机叶片、船艇等相继开发研制成功,复合材料/玻璃钢民用产业开始萌芽。 3.2技术引进,厚积薄发、发展壮大的20年(1979-1998年) 改革开放此后,生产社会化,国家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所需的玻璃钢工业是,1984年行业组织中国工业协会成立。1995年亚洲规模最大复合材料领域的展览会“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展”1986年第一台玻璃纤维缠绕储罐在氯咸行业投入使用1987年第一台玻璃纤维缠绕塔器在钢铁行业投入使用1994年第一批玻璃钢夹砂管道在给排水行业投入使用(199-2008) “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神舟飞船用先进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及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 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米、 (6米、(10米、(19米、(32米等多种规格的风力机叶片。2004年我国自行研发成功1MW(1000KW)风机用叶片已装机运行。2006年上半年制造成功1.5MW风机叶片,单片叶片长37.5米。北京玻璃钢研究院开发了适合我国风况的1.5MW――2.0MW风机叶片,叶片长40.25米。据统计,到2008年底,我国风机叶片生产能力5000MW,其中产能最大者当推中复连众公司。预计到2010年,全国生产能力将超过9000MW。 3.3.4交通运输用复合材料 近5年来SMC、GMT模压汽车件,火车内饰件发展甚速,已建成规模化的专业生产企业10家。双层客车壁板、洗手间地面、酚醛玻璃钢风管等已成功应用。CNG瓶已批量装车使用,并随整车出口。2006年高阻燃低发烟SMC通过鉴定。汽车牵引的摩托车玻璃钢拖车出口欧美。火车铁轨连接用玻璃钢鱼尾板已投入实用。高速公路上的玻璃钢防眩板、反光标志已普及。地铁第3轨保护罩及其支座、电缆支架、紧急逃生平台等已规模化采用。 2

文档评论(0)

qi19208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