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启蒙思想家严复技巧.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列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施,其借征人境者,不过几处荒坟,散见坡陀起伏间。而灌木丛林,蒙茸山麓,未经删治如今日者,则无疑也。怒生之草,交加之藤,势如争长相雄,各据一抔壤土。夏与畏日争,冬与严霜争,四时之内,飘风怒吹,或西发西洋,或东起北海,旁午交扇,无时而息。上有鸟兽之践啄,下有蚁蝝之啮伤。憔悴孤虚,旋生旋灭。菀枯顷刻,莫可究详。是离离者亦各尽天能,以自存种族而已。数亩之内,战事炽然,强者后亡,弱者先绝。年年岁岁,偏有留遗。未知始自何年,更不知止于何代。苟人事不施于其间,则莽莽榛榛,长此互相吞并,混逐蔓延而已,而诘之者谁耶? 严复作为近代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在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空前凸现的危难时刻提出了针对时弊的“新民”思想。所谓的“新民”,是指将国民塑造成为无论在身体素质、政治素质还是文化素质方面都能够满足时代需要的,有别于封建臣民的“新式国民”。 打井架上 严复早慧,又格外顽皮,五岁那年,差一点闯下一场大祸。 有天,邻家打井,架子已搭起一丈多高,井也挖了很深。当打井师傅休息时,不曾注意,小严复却爬到了架子的顶端。恰巧严复的母亲陈太夫人出门,见到这惊险的一幕,心中着急。严复见到母亲,偏要卖弄精神,在高高的架子上做鬼脸、弄姿势,又喊又叫:“井打得好圆!打得好圆!”母亲直吓得浑身冒汗。情急中计上心来,她柔声细语地向儿子说:“儿好能干!如果能慢慢下来,更了不起!”小孩子心性,见大人夸奖特别得意,很快地从井架上溜了下来。 回到家中,陈太夫人气得用鞭子抽打了严复,同时宣布,即日起,一月内不许他走出家门。 福州船政学堂的学生 1866年(同治5年)的冬天,福州一个刚创办的海军学堂招生,闽广一带许多家道比较困难人家的孩子都去投考。 揭榜了,孩子们聚集在船政局前。只见榜首赫然三个大字:严宗光。这个十四岁叫严宗光的少年,是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人,1854年1月8日出生。初名传初,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父亲原是乡里间一位儒医,母亲是一个“布衣”的女儿,家道本不宽裕。不幸,父亲在这一年死了,母亲、两个妹妹和他的生计,只能靠母亲作女红维持。这时,福州船政局开张,学堂招生,食宿全免,每月有四两白银补贴,每三个月考试一次,成绩列为一等,可领赏银十元。 考试题目是由新任船政大臣沈葆桢所出,也许因为丧亲丁忧的缘故,出了《大孝终身慕父母论》的考题。它使丧父不久,刚经历了与亲人生离死别的严复,不免触题生情,有感于怀,笔端流露了对亡父的哀思,对母亲含辛茹苦的感情,挥笔成章,写下了几百字的一篇声情并茂的文章。此文很得沈葆桢的击赏。几十年后,严复仍感念不置,并用诗记下了自己的感戴之情:尚忆垂髻十五时,一篇大孝论能奇。谁言死后无穷感,惭负先生远到期。在诗中夹注说:“同治丙寅,侯官文肃公开船厂,招子弟肄业,试题《大孝终身慕父母》,不肖适丁外艰,成论数百言以进,公见之,置冠其曹。” 严复格外珍惜进学堂的机会,特别刻苦勤奋,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同治十年,在理论课结业大考中,严复考了最优等。 海上遇险 1879年,马江学堂一批洋教习合同期满,即将归国,一时间师资显得十分紧缺。这时,已留学英国两年零四个月的严复,因优异考绩以及清廷驻英公使郭嵩焘的鉴定,被认为充任后堂教习的最佳人选。这样,严复踏上了回国的征途。 在归国途中,夜遇狂风暴雨,轮船因出现故障,操作失控,在汪洋大海中,任滔天巨浪漂流。危急中,见有一岛,严复与其他乘客跳入水中,在波涛中时沉时浮,过了许久,总算爬上了岛。上了岛,见杂草丛生,荒无人烟。为了驱逐野兽,他们朝天鸣枪。恰好有一艘远洋轮经过,听到鸣枪,知道有人遇险,放舟过来,严复他们才摆脱险境。 * 1.严复什么时候出生的?出生于哪? 答案:1854年,严复出生福州。 2.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是什么? 答案:马尾船政学堂。 3.1877年至1879年,严复被派到哪里留学? 答案:英国。 1.他翻译了谁的哲学著作? 答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