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9课《古诗两首》.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色彩 缤纷 现在正是金秋时节。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缤纷的色彩,听见了她美妙的声音,分享了她带给我们的欢乐。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进一步发现她的美丽,感受她的美好,并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 南宋有一位诗人叫叶绍翁,一年秋天,他独自在外,触景生情,写下一首诗《夜书所见》。 果实 累累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南宋诗人叶绍翁,一年秋天,独自在外,触景生情,写下一首诗《夜书所见》。 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什么了呢?听到什么了呢? 9、古诗两首 1、读准音 2、知节奏 3、明诗意 4、入境读 5、会背诵 夜书所见 叶绍翁(宋代)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南宋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写景抒情,字句精丽,长于白描。 有的写江南水乡景色,颇具风味;有的写田家的生活片段,平易涵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游园不值》最为著名,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学习目标: 1、认读、识记本课生字,会写“促、逢”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夜书所见》,了解古诗大意,并试着背诵。 萧 梧 促 织 篱 落 梧( ) 促( ) 织( ) 语( ) 捉( ) 识( ) 落( ) 篱( ) 洛( ) 离( )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七言绝句 sh ēng q íng m íng 押韵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萧:风声 梧:梧桐树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知:料想; 挑:捉; 促织:俗称蟋蟀、蛐蛐儿 篱落:篱笆 根据提示说说诗句的意思吧!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呼呼的风声吹拂着梧桐的叶子,让人感觉到寒意。江上的秋风深深地触动了我思念家乡的情怀。 心情:寂寞、孤单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忽然看见夜晚稀疏的篱笆旁有一盏孤灯亮着,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心情:高兴、温暖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见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翻译: 梧桐叶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 萧萧 “客”是指谁呢? 为什么是客? 身在异乡 客居他乡 叶绍翁 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感情? 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对童年生活的留恋的之情。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 我会写: 促 逢 深 正月初一 重阳节 吃元宵闹花灯 五月初五 中秋节 贴春联拜年 八月十五 春 节 吃粽子赛龙舟 九月九日 元宵节 吃月饼赏月 正月十五 端午节 插茱萸登高 重阳节: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这一天,插茱萸、登高和饮菊花酒,成了历代相传的风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唐) 学习目标: 1、认读、识记本课生字,会写“佳、倍”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解古诗大意,并试着背诵。 深 忆 异 逢 佳 倍 遥 遍 插 深( ) 亿( ) 异( ) 逢( ) 探( ) 忆( ) 导( ) 峰( ) 倍( ) 遍( ) 遥( ) 佳( ) 陪( ) 编( ) 摇( ) 桂( ) 培( ) 骗(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字摩诘(ji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