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 年版)更新要点解读2014-07-04 15:52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作者:沈琳字体大小-|+近年来,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不断发展,国内外新的研究结果为临床实践又提出了更多的依据。为了进一步在全国推动?GJIST?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建立包括肿瘤内科、病理科、影像科、外科和消化内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合作模式,基于临床研究等循证医学证据以及既往的《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1?年版)》,更新中国专家共识或临床实践指南非常必要!在《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1?年版)》发布后的?2?年里,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对该共识又多次收集意见并组织专家讨论,针对原来共识中部分内容过于细化、文献内容描述过多以及不便于临床实践等问题,根据最新的研究文献进行修改补充,再重复审核、广泛征求意见后,形成了新版《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本文就主要更新要点以及尚未达成共识的问题,结合对照新版?NCCN?诊疗指南以及本人的认识给于说明和解读。下述内容中斜体划线部分为《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原文。一.病理诊断内容修订较大1.定义:明确了?GIST?的来源和生物学特征,统一了既往一些诊断名称上的混乱。?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在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上可以从良性至恶性,免疫组化检测通常表达?CD117,显示卡哈尔细胞分化,大多数病例具有?c-kit?或?PDGFRA?活化突变。按照现行的诊断标准,以往所诊断的大多数平滑肌肿瘤(包括平滑肌母细胞瘤)实为?GIST;?而曾被定义为胃肠道自主神经瘤?(GANT)?的肿瘤在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和分子病理学上均与?GIST?相同,应归属于GLST,也已不再作为一种独立的病变类型。2.基本诊断:除原有组织形态学的分类外,对免疫组化检查在不同部位?GIST?的表达情况以及鉴别诊断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利于临床医生准确诊断与鉴别。免疫组化检测?CD117?阳性率为?94%-98%,DOG1?阳性率为?94%~96%。其中?CD117?与?DOC1?具有高度一致性。多数梭形细胞?GIST(特别是胃?CIST)表达?CD34,但在上皮样?GIST?中的表达不一致,在小肠?GIST?中CD34?可为阴性。在常规工作中,推荐联合采用上述?3?项标记物。需要注意的是,少数非?GIST?的肿瘤也可表达?CD11?和(或)DOC1,如贲门平滑肌瘤、腹膜后平滑肌瘤、盆腔内平滑肌瘤病、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以及子宫平滑肌肉瘤等。应联合采用其他标记(如?desmin?和?HMB45?等)加以鉴别。此外,免疫组化检测琥珀酸脱氢酶?B(SDHB)?有助于识别琥珀酸脱氢酶缺陷型?GIST(SDH-deficient CIST)。该型?GIST?不表达?SDHB,临床上常伴有?Carnev?三联征(GIST、副神经节瘤和肺软骨瘤)或?Carnev-Stratakis?综合征(家族性?GIST?和副神经节瘤)。c-kit?或PDCFRA?基因突变检测显示为野生型。3.基因检测:对何种情况下应该进行基因检测以及检测内容给予了推荐意见。存在以下情况时,应该进行基因学分析:(1)?对疑难病例应进行?c-kit?或?PDGFRA?突变分析,以明确?GLST?的诊断;(2)?术前拟用分子靶向治疗者;(3)?所有初次诊断的复发和转移性?GIST,拟行分子靶向治疗;(4)?原发可切除?GIST?手术后,中一高度复发风险,拟行伊马替尼辅助治疗;(5)?鉴别?NF1?型?CLST、完全性或不完全性?Carnev?三联征、家族性?GIST?以及儿童?CIST;(6)?鉴别同时性和异时性多原发?GIST;(7)?继发性耐药需要重薪检测,且宜增加检测?c-kit?基因的第?14?和?18?号外显子。4.对微小?GJIST?的概念(直径小于或等于?1 cm)以及原发完全切除的?GJIST?危险度评估进行了补充和更新,对临床细化分类术后复发转移高危人群,制定治疗随访计划和方案有极大的帮助。GIST?的生物学行为因患者而异,《2013?年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将其分为良性、恶性潜能未定和恶性三种类型。《2010?年版?WHO?消化道肿瘤分类》和《2013?年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均采用了?Miettinen?提出的?6?类8?级标准,并根据预后分组将?GJIST?分为良性、恶性潜能未定和恶性三类。见表?1、表?2?和表?3。需要注意的是,表?l、表?2?和表?3?中的部分参数并不一致。如?3a?组被定义为良性,若按表?l?进行危险度评估,则可分别被评估为中等(胃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