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浙江省台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台州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三 文科综合
命题人:张彩芬、徐静霞、陈小钗 审题人:朱爱珍、杜红岩、李 霞
一.选择题(本卷共有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北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
1.该水库的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1月
2.该水库库区所处的自然带最有可能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温带针叶林带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15日9时和13日9时相比A.华南地区天气持续晴朗 B.我国东部海域风力减弱
C.日本南部受强台风影响 D.朝鲜半岛天气状况稳定
离岸风长期吹拂,沿岸往往会产生水温较低的上升补偿流。下图为某季节北印度洋局部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①虚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A.深海沟 B.1月0℃等温线
C.板块生长边界 D.岛弧链6.此季节图示洋流的性质和流向 A.寒流 向东北流 B.寒流 向西南流 C.暖流 向东北流 D.暖流 向西南流
左图为“某地海陆水循环示意图”,右图为“该地甲山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冰川侵蚀作用强夏季降水多河流含沙量大
A.B.C.D..若甲山森林急剧减少,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将主要有坡面汇流速度加快水汽输送量减少蒸腾、蒸发量加大地下径流减少.A.B.C.D.
某地地质小组在我国一潮湿、黏重的红色土壤分布区对某一沉积岩层进行探测,得到了下图所示数据:甲、乙、丙三处为探测点位置,斜线左侧数据为探测点所在地面的海拔(单位:米),右侧数据为该岩层层顶的埋藏深度(即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米)。据此回答9~10题。
9.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
A. 东北地区 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 D. 华北地区
乙处地形可能属于
A. 向斜谷B. 背斜谷C. 向斜山D. 背斜山11.甲、乙为某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两地经度差≤180°,若某段时期内甲、乙经度差扩大,则该纬线 A. 昼变长 B. 昼变短 C. 昼夜差值变小 D. 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12. 下表所列信息,按出现的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② “均给天下之田” ③ “四科取士……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④ “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 A. ③①②④ B.②③④① C. ③②④① D. ④①②③
13.《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14. 明代王世贞《弇山堂别集》载:“高帝时,驸马尚公主多以公侯子弟充之,而不甚拘年貌。易代以后,渐选之民间这种变化反映了
A. B.专制皇权的强化[来源:Z§xx§k.Com]
.中央集权的加强 D.科举制度的成熟A.门下省(唐) B.枢密院(宋)
C.中书省(元) D.理藩院(清)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于1953年制定,当时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选民主要是农村人口)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这一规定
A.突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 B.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
C.为进行三大改造和工业化提供了法制保障 D.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转移
17.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