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用的一些角度参数 2013-11-27_培训课件.ppt

骨科常用的一些角度参数 2013-11-27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桡舟角:在腕关节侧位片桡骨与舟骨(掌侧与背侧)中轴线的夹角。 正常值:55°~75° 临床意义:75°提示腕关节不稳。 参考书籍: 1.达拉斯贡--袖珍骨科学,DamianM.Ridpoli,MD,赵宇,翁习生主译,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2.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刘志雄、刘涛主编,2005. 3.骨科临床测量2002 4.实用骨与关节X线测量1996 骨科常用的一些角度参数 2012级:罗详飞 导 师:江蓉星 脊柱侧凸Cobb角 Cobb角:即上端椎终板上缘连线(垂线)下端椎终板下缘连线(垂线)的夹角。 正常值为:0° 临床意义: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SRS):诊断脊柱侧凸需站立正位X线像的脊柱侧方弯曲Cobb角10°。 端椎:上下端椎是整个弯曲中最为倾斜的脊椎,通常呈旋转中立位。 顶椎:指的是弯曲中最为水平、旋转最严重和偏离中线最远的椎体。 脊柱滑脱参数 1.腰骶角(lumbosacral angle):是(1)腰椎纵轴和骶椎纵轴之间的夹角;(2)S1上缘连线与水平线的交角。正常值为41.1°±7.7°or34°(亦称骶骨水平角) 临床意义:增大提示有滑脱进展风险。成人若45°则可称水平骶椎,腰骶角增大时腰椎前凸加深和骨盆前倾,导致骶髂关节劳损,腰脊柱力平衡失调,并继发腰、胸、颈段劳损称之为“水平骶椎综合症”。 2.腰椎前凸角:即L1终板上缘连线与L5终板下缘连线的交角。 当第5 腰椎有明显的矢状面旋转时,前凸可以向上延伸到胸椎,此时应注意鉴别全脊柱前凸和单纯的腰椎前凸。 3.滑脱角:S1后缘垂线与L5下终板平行线之间的夹角。正常10°。 临床意义:10°提示滑脱进展的风险。 4.骶骨倾(斜)角:即S1后方骶骨后缘平行线与地面垂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值30°。 临床意义:30°提示滑脱进展的风险。 踝关节 1.结节关节角:是在跟骨后关节面最高点与跟骨结节间做一连线,再在跟骨前端背侧最高点与后关节面最高点做另一连线,连线相交成角,称为结节关节(B?hler角)。 正常值:25°~40° 临床意义:跟骨结节关节角减小,提示跟骨骨折或扁平足;跟骨结节关节角增大,提示弓形足。 2.Gissane角:从跟骰关节面连线与后关节面后缘连线 的夹角。正常值为:120°~145°。 临床意义:跟骨骨折时角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该角度提示前中后关节的关系。 3.前后跟距角(Kite角):跟骨和距骨中轴线的夹角。正常值:25°~45°。 临床意义:在畸形足和内翻足患者,该角度明显减小。 4.langre角:在踝关节侧位片或者跟骨侧位片沿跟骨后、中距关节面作一连线,并作跟骨与跟骰关节面连线,此两线相交所形成的角。 正常值:约为90° 临床意义:异常提示跟骨骨折。 拇外翻相关角度 ①第1跖趾关节角:即拇外翻角,第1跖骨和近节趾骨中轴线的夹角。15°可诊断为拇外翻。 ②:跖间角:第1、2跖骨中轴线的夹角。16°时需要考虑行近端截骨以矫正畸形。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拇外翻的诊断及指导如何矫正畸形。 轻度:外翻角20°,跖间角11° 中度:外翻角20°~40°, 跖间角16° 重度:外翻角 40° ,跖间角16° 髋关节 1.CE角(Wiberg 的中心边缘角):即两侧股骨头中心连线的垂线和髋臼外缘股骨头中心连线所成的夹角。 正常值:20°~35°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评估髋臼的包容性,髋臼发育不良时夹角变小。 2.Sharp角:即双侧泪滴下端连线与泪滴下端至髋臼上缘连线所成的角。 正常值:33°~38° 临床意义:32°很少见且无临床意义39°~42°为正常值的上限,42°~47°需动态观察,47°可认为异常。评价髋臼发育和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情况。 3.髋臼指数(actebular index,AI,亦称髋臼角):髂骨最下缘与髋臼最外缘的连线与H线的夹角(H线,即Hilgenreiner线,组成两侧髋臼髂骨最下缘的连线),适合于“Y”型软骨尚未闭合的儿童(≤10岁)髋臼的测量。 正常值:国外一些学者也测量了1—2岁婴幼儿的正常值范围,认为1岁婴儿的正常值在25°~30°之间,2岁一般低于20°,而超过 30°为异常。 临床意义:评价髋臼发育和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情况。 4.髋臼杯外展角:即在骨盆正位片上髋臼杯上缘和下缘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正常值:45°~55° 临床意义:外展角过大容易发生髋关节内收时撞击,假体外上缘应力集中和髋关节不稳,并向后上方脱位。髋臼杯外展角55°时,其股骨头假体受力方向由内上逐渐变化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