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二高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禹州市二高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禹州市二高2015—2016学年学期《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  )道德教化 B.兴办教育克己复礼D.礼法并用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 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 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手工业者(  )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 图展现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 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 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宋之前,儒家重“人道”,而道教则主张“人道”应向“天道”学习,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之原”。基于此挑战,宋代儒学(  ) A.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B.首倡“格物致知” C.提出“理”为万物本原 D.充实了伦理纲常 .朱熹曰:“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可以认证二人都主张(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14)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家世俗化的角度看,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  )A.程颢和程颐 B.朱熹和陆九渊 C.王守仁和李贽 D.黄宗羲和王夫之 学者冯友兰认为:“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钜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冯友兰在此否定(  )儒学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儒学对国人行为习惯的重要影响儒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中心佛道思想对中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影响10. 下图为某校社团历史情景剧对话节录,该剧最可能的主题是( ) A. 儒家文化的传播 B. 辉煌的科学技术 C. 早期的西学东渐 D.启蒙思想的传入 11. 西晋文人傅咸(  )白瓷    B.丝绸文人画 D.纸宋人叶梦得说:“今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印版,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蜀与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福建本几遍天下,正以其易成故也。”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宋代杭州雕版印刷业水平最高宋代活字印刷术已经普及宋代印刷业出现竞争之势宋代中国传统文化重心的南移 2012年2月,教育部建议在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中将《九章算术》列入数学教材。其理由有可能是(  )A.《九章算术》中开始使用十进位制记数法 B.《九章算术》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C.《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著作 D.《九章算术》中的十进位制记数法起源于军事活动 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 D.装订书籍 境界又称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中的常用概念。下列诗词中体现了盛唐意境的应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元朝文人张鸣善《咏雪》中(  )语言通俗,形式活泼 B.借物抒怀,辞藻华美结构严谨,意境深远 D.音节和谐,风格浪漫明末清初画家朱耷有一首题画诗写道:“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权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体现此特点的绘画作品是(  )《洛神赋图》 B.《游春图》《清明上河图》 D.《墨兰图》郑绩在《人物画论·肖品》中评论道:“写其人不徒写其貌,要肖其品。何谓肖品?绘出古人平素性情品质也。”下列与郑绩所评论的绘画风格一致的是(  )A. “振笔直遂”,“追其所见”B.“胸有成竹”,“差之丝毫而失之千里” C.“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D.“钩勒工细,良工苦心”,“九朽一罢”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