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ATLAB_光的干涉的研究
光的干涉的研究
湖南大学 XX院系 XX 专业 XX年级
姓名 学号
[问题讨论干涉
[数学模型]根据波的叠加理论两同频率单色光在空间某一点光矢量的大小为
E1 = E10cos(ωt + φ10),E2 = E20cos(ωt + φ20), (7.1.1)
其中,E10和E20分别是两个光矢量的振幅,φ10和φ20分别是初相。如果两个光矢量的方向相同,合成的光矢量为
E = E0cos(ωt + φ0), (7.1.2)
其中,振幅和初相分别为
, (7.1.3a)
。 (7.1.3b)
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到的平均光强I与光矢量的平方的平均值成正比
, (7.1.4)
其中是比例系数。对于普通光源,两光波之间的相位差φ20 – φ10是随机变化的,平均值为零,因此
。 (7.1.5)
这就是光的非相干叠加,总光强等于两束光各自照射时的光强之和。
如果两束光的相位差恒定,则合成光强为
, (7.1.6a)
其中Δφ = φ20 – φ10,第三项是干涉项。这就是光的相干叠加。如果I1 = I2,则合成光强为
。 (7.1.6b)
[讨论]①当Δφ = 2kπ时(k = 0, ±1, ±2,…),满足这样条件的空间各点的光强最大
, (7.1.7a)
或 IM = 4I1。 (7.1.7b)
这种干涉是光的相长干涉。
当Δφ = (2k + 1)π时(k = 0, ±1, ±2,…),满足这样条件的空间各点,合光强最小
, (7.1.8a)
或 Im = 0。 (7.1.8b)
这种干涉是光的相消干涉。
相对光强为
。 (7.1.)
干涉条纹用图像指令image绘制,颜色用色图指令colormap控制。colormap指令中有三个参数向量[r,g,b]构成颜色矩阵,分别表示红色,绿色和蓝色,其值在0到1之间。在用红色画条纹时,变量r取0到1共64的列向量,变量g和b都清零。
[程序]
clear %清除变量
n=3; %条纹的最高阶数
dphi=0.01; %相差的增量
phi=(-1:dphi:1)*n*2*pi; %相差向量
i=4*cos(phi/2).^2; %干涉的相对强度
fs=16; %字体大小
figure %创建图形窗口
subplot(2,1,1) %取子图
plot(phi,i) %画曲线
grid on %加网格
set(gca,xtick,(-n:n)*2*pi) %改水平刻度
axis([-n*2*pi,n*2*pi,0,4]) %曲线范围
title(光的干涉强度分布,fontsize,fs)%标题
xlabel(相差\Delta\it\phi,fontsize,fs)%x标签
ylabel(相对强度\itI/I\rm_1,fontsize,fs)%y标签
subplot(2,1,2) %取子图
r=linspace(0,1,64); %红色的范围
g=zeros(size(r)); %不取绿色
b=zeros(size(r)); %不取蓝色
colormap([r g b]); %形成色图
image(i*1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