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语言文字学(正稿).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言文字学(正稿)

第四章 汉语言文字学 课程概要 (一)目的意义 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两大学科门类是:“汉语言”和“汉文学”。其中,“汉语言”,即“汉语言文字学”。 汉语言文字学,是语言类学科的传统学科,包括汉语言(口语)、汉文字(书面语)两个部分。 汉语言文字学,分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大的方向。 汉语言文字学,主要学习、了解、掌握、研究:从“上古”到“当代”的汉语的“口语系统”(口语)与“文字系统”(书面语)的演变规律、结构特征和现实状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汉语言文字学课程,其目的和意义,主要有三点: (1)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使学生能够从事并能够胜任与汉语言、汉文字相关的工作或学习; (3)使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学科品质、严谨的学科态度和与时俱进的学科精神。 (二)基本课程 1.专业基础课 (1)《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的概念 古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主干课、基础课和工具课。 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 古代汉语 五四 现代汉语 ○汉语的分期 语言的历史分期应由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来决定。语言的发展是渐进的。因此语言的分期不可一刀切、绝然地分开。语言的分期,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看,应该以语法的变化作为主要根据,语音的演变也可以作为分期的标准。 根据这个原则汉语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参考王力〈汉语史稿〉): ◇上古时期(公元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 特点: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在疑问句里,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面;入声有两类(其中一类到后代变成了去声)等等。 ◇中古时期(公元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 特点:在口语的判断句中系词(判断词)成为必须的句子成分;处置式的产生;完整“被”字式被动句的普遍应用;形尾“了”“着”的产生,去声的产生,等等。 ◇近代时期((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 特点:全浊声母在北方话里的消失;M尾韵在北方话里的消失;入声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现代时期:二十世纪(五四至今)。 特点:适当地吸收西洋语法,大量增加复音词,等等。 注意:我们所说的现代汉语指的就是五四运动到现在的汉语(白话和白话文)。古代汉语指的是“五四”以前的汉语。实际指的是古代书面语,即文言。现代汉语通常有广、狭两种含义。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则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本课程讲述的是普通话。 ○“文言”与“古白话” ◇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也用在后世的仿古作品中。文言是古代汉语书面语的正宗。 ◇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近古书面语。用在通俗作品中,没有取得书面语的统治地位。 ○“文言”是古代汉语课的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文——用文言语言写成的作品,叫做“文言文”。是我们研究文言语言的主要材料。 古代汉语课以文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原因: ◇流行的历史长 从殷商时代到“五·四”时期,文言的流行时间长达两三千年。 ◇记录的文献多 我国古代的文献资料几乎都是用文言写成的,要研究我国的历史与文化,必须从文言入手。 ◇能反映汉语的本质与规律 文言记录汉语,能反映汉语的本质与规律。对其研究,能了解古代汉语的面貌。 ◇前人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 前人对文言的研究为我们学习与研究打下了基础。 ○古代汉语课的内容安排 ◇通论 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语言理论: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古注、标点、翻译、音韵、工具书。 文体知识:文体分类、骈体文、辞赋、诗律、词律。 文化常识:姓氏名号、职官、地理、历法。 ◇文选 散文、骈文、辞赋、诗词。 ◇常用词 古今词义不同辨析、词的本义探求、引申义分析、同义词辨析、同源词探求。 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举例 爱:古时有两个常用含义:①亲爱、疼爱;②爱惜、吝啬。现代汉语中“爱”无吝啬义。《左传·隐公元年》:“爱其母。”《老子》:“甚爱必大费。” 词的本义探求举例 表( ):本义是裘皮衣毛朝外的一面。《礼记·玉藻》:“表裘不入公门。” 引申义分析举例 指一般事物的漂亮 → 抽象的好、佳 好:女子貌美 喜欢、喜好 友爱、团结 《史记·西门豹》:“巫行视小家女好者。” 杜甫《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哀王孙》:“朔方健儿好身手。”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 《孟子·告子下》:“言归于好矣。” 同义词辨析举例 哭、泣、号、啼: 哭: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