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究方法----- “黑箱”原理 举例:黑袋中有什么? “黑箱”原理 在科学上,“黑箱”就是一个无法“打开”的来观看的事物或过程。要知道黑箱里面有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只能通过从外部输入信息然后得到它的输出信息来研究。在在现代科学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科学探究方法。 化学物品应贮存在有盖和具有注明化合物名称及其危害等级的标签容器之中,以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不要在教室中加热塑料,因为塑料将释放出有毒的烟气。 有些家用化学品是极其危险的,它包括漂白粉、洗涤剂、杀菌剂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安全地使用。 ③ 观察物质的三态。让学生了解物质三态变化的主要特点;观察物质三态变化时的温度变化,使学生了解物质三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通过仔细观察感知这一点极为重要。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实验,可以看到 “ 蜡变为蜡油,由蜡油(继而变为气体)再继续燃烧 ” 的实验现象,从而加深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区分与联系。 ④ 认识物质变化的可逆性与不可逆性。开展调查研究,让学生知道化工、化学变化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情况,让学生自主地设计防止化学变化造成的污染的方案,从而树立起净化环境的意识。 物体与物质之四:物质的利用 指导学生了解,关系到当前与科学有关的重要社会问题:资源的合理利用;人的健康与安全;环境保护。 近年来,在关于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中,物质利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球温室效应的出现,酸雨的增加,热带雨林的减少,生物物种的锐减,全球灾害性天气增多等问题的产生,直接或间接与物质不合理开发利用有关。因此,从小学开始,科学教育应该对学生加强生态教育、环境教育、以及与 其有关的道德伦理教育,使他们既学会生存,也学会关心,培养他们对个人、自然、环境和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①指导学生弄清物质的可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从这一原理出发,使学生懂得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②让学生明确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对物质要正确使用,正确使用的重要标志是对人安全、有利健康,对环境无害。让学生自己寻找正确利用物质的安全、健康和环保的措施。 ③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当地资源保护的情况,调查白色垃圾污染情况,参与拣白色垃圾的活动。在调查活动中,要分工合作,集体制定调查计划,分头作好相关内容的调查,使调查研究既有个人负责又有团队合作。写一份给地方政府处理白色垃圾或保护当地资源的建议书。 ④ 指导小学生节约用水,要从小事做起。可以让学生循环使用水,例如在学校用水先擦桌椅,然后用擦桌椅的水浇花冲洗马桶等等。要注意适量使用,用多少就放多少,不让水龙头常流水。这样节水意识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来。采用多种手段,用图片、实物、录像带、漫画等形式,或用学生自己写的小文章、办的小展览等形式,讨论物质的利用与减少污染问题。 一些教学技巧 内容教学 贴近: 生活 环境 自然 儿童(好奇心) 侧重: 现象 探究 感观 淡化: 定义 理论 本质 寓教于乐 寓科学概念于生活现象之中 西方一些学科学的理念 做中学(Learning by donging) 主动式学习(Active learning) 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才学会。 You hear, you forget;You see,you remember; You do ,you learn. “动手做”探究式学习 (Hands-on Inquiring learning) 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有思想的生命体。 教学关键点 把握教材内容 1.厘清每章节概念是什么以及概念之间逻辑关系。 兰本达:概念是每节课的指路灯…… 2.明白活动材料中问题答案是什么。 3.重点难点在哪里?如何突破? 思考课堂活动: 1.要用什么问题导入课题? 2.怎样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器材、实验方法、步骤)? 问题的设计 提问案例 《一杯水的观察》 案例一:大家想不想研究水? 案例二:《一杯水的观察》片断).doc 《导体与绝缘体》 案例:为什么导体能导电,而绝缘体不导电?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案例:为什么白醋与小苏打会发生化学变化? “如何保护环境?” 观察 观察和看一样吗? 定性(感官)、定量(使用工具和仪器) 观察的方法 静态(空间次序)、动态(时间次序 如:观察食盐水的蒸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呼吸衰竭ppt(共40张PPT).pptx VIP
- 7.1《风景谈》课件(共4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QXT3传感器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病理科医疗质量自查表.docx VIP
- 菲亚特博悦说明书.docx VIP
- 2014-6-30电力变电站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围墙、防火墙.pdf VIP
-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VIP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教学大纲.docx VIP
- 2025青海公司所属华电(格尔木)能源有限公司面向华电系统内外招聘18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