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版)概论.doc

2014-2015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版)概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 (2015春?崆峒区期末)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初二物理后,获得了以下的一些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 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接触   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 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时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 力的概念.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物体间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 解答: 解: A、物体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体吸引铁块.此选项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此选项正确; C、物体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重力对物体的作用.此选项错误; D、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力的概念、力的相互性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2. (2015春?崆峒区期末)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  )   A. 汽车的惯性等于所受的阻力   B. 汽车的牵引力等于所受的阻力   C. 汽车的牵引力大于所受的阻力   D. 汽车的牵引力等于所受的重力 考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运动和力. 分析: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答题. 解答: 解: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 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汽车的牵引力与阻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可得:汽车的牵引力等于所受的阻力; 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与地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可知,它们相等; 故选B. 点评: 知道汽车处于平衡状态、对汽车正确受力分析、灵活应用平衡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 (2015春?崆峒区期末)铅球被推出后,不计空气阻力,在空中飞行时(  )   A. 只受到重力作用 B. 受到重力和推力的共同作用   C. 只受到推力作用 D. 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考点: 惯性;重力. 专题: 应用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由于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铅球在飞行过程中,能够确定其一定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是否受到手的推力,要看其与手的位置关系,因为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由此去解决此题. 解答: 解:铅球在飞行过程中,一定要受到重力的作用.由于铅球在飞行中,已经与手分开,其周围没有施力物体,所以手不会对其在施加力的作用,故没有推力,其向前飞行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故选A. 点评: 在此题中,很容易认为答案B是正确的,认为手对铅球有一个向前的推力.与此类似的如下题:脚对足球施加了200N的力,将足球踢出去50米,求脚对足球做的功是多少?答案应该是无法计算,不要错用200N乘以50米,来计算脚对足球做的功.   4. (2006?苏州)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 将足球射入球门   C. 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 跳远时快速助跑 考点: 惯性.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惯性定律是指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根据惯性定律对各选项逐一进行分析. 解答: 解:A、拍打衣服前,衣服和灰尘一起静止,当拍打时,衣服运动,灰尘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灰尘从衣服上掉下来,是利用惯性; B、将足球踢出后,足球不再受到力的作用,但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射入球门,是利用惯性; C、限速行驶是防止遇到紧急情况,车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能马上停下来,所以C选项是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D、助跑的目的是让运动员在起跳前有一个较大的速度,起跳时,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他起跳前的速度,从而能跳的更远,这是利用了惯性. 故选 C. 点评: 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5. (2007?乐山)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已经投入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和完备的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   A. 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 B. 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   C. 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小 D. 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大 考点: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高原反应指的是人到高原后由于气压随地理高度的增高而减小,体内压强大于外界的大气压,从而引起头痛、恶心、胸闷等现象. 解答: 解:高原上空气比较稀薄,大气压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