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负荷及负荷计算的相关概念 学习内容: 1. 什么是负荷? 2. 为什么负荷计算? 3. 电负荷力的类型 4. 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 (1)按用途可分为:照明负荷和动力负荷 (2)按行业分:工业负荷、非工业负荷和居民生活负荷(民用电) (3)电力负荷(设备)按工作制的分类:长期连续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和反复短时工作制 2)二级负荷 要求:两回路供电,供电变压器也应有两台。 3)三级负荷 对供电电源无特殊要求 第二节 负荷计算方法 学习内容: 1.设备容量 2.负荷计算方法 ????? 设备的铭牌额定功率PN经过换算至统一规定的工作制下的“额定功率”称为设备容量,用Pe来表示。 注意:设备容量与设备额定功率的概念及不同点 (5)设备容量的确定 1)长期工作制设备 ????? Pe=PN ???????????????????? 2)短期工作制设备 Pe=0 3)反复短时工作制设备 ?????需要折算 4)照明设备 白炽灯、卤钨灯:Pe=PN ?? 荧光灯:Pe=(1.2-1.3)PN 高压汞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Pe=1.1PN 2.负荷计算 需要系数法—需要系数 第三节 负荷计算实例 第二节 建筑物及变电所对雷击的防护 一、民用建筑防雷等级 一类防雷建筑 二类防雷建筑 三类防雷建筑 1.一类防雷建筑 具有特别重要用途的建筑物。 国家级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构筑物。 超高层建筑物,如40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其它建筑。 2.二类防雷建筑 重要的或人员密集的大型建筑。 省级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构筑物。 19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50m的其它建筑。 省级及以上的大型计算中心和装有重要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3.三类防雷建筑 10至18层的普通住宅。 高度不超过50 m的教学楼、普通旅馆、办公楼、图书馆等建筑。 二、避雷针及避雷线的保护范围计算 (一)接闪器 1.接闪器:专门用来接受直接雷击的金属物体。 2.避雷针:接闪的金属杆。( 1m以下 :圆钢为Φ12mm, 钢管为Φ 20mm;1~2m:圆钢为Φ 16mm,钢管为Φ 25mm) 3.避雷线:接闪的金属线,又称架空地线。(截面不应小于35m2 的镀锌钢绞线) 4.避雷网:接闪的金属网、金属带称为避雷网、避雷带。 (圆钢直径不应小于Φ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2,厚度不应小于4mm) 三、高层建筑防雷击的措施 (一)接闪器 1.种类:以避雷带为主,有时结合避雷针和避雷网。 2. 避雷带材料 规范: (1)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 (2)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2,厚度不应小于4mm。 一般做法: 用直径为25mm 的厚壁钢管或直径为16mm 的圆钢,外刷银粉。 3.布置 沿女儿墙及电梯或水池顶部四周布设,不同平面要进行两处以上的连接。(注:屋面所有金属构建构件都要与避雷装置相焊接。) 4. 防侧击雷 从30m(一类〕/45m(二类〕 /60m(三类〕 、起每隔不大于6m(两层)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均压带)并与引下线相连。 30m (一类〕/45m(二类〕 /60m(三类〕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二)引下线 为安全起见一般宜采用两根直径不小于Φ16mm的主钢筋作为引下线。 (优先考虑利用柱内钢筋,当柱内钢筋直径为16mm及以上时,应利用其中两根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当柱内钢筋直径为10mm及以下时,应利用其中四根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 (三)接地装置 专用冲击电阻≤ 5Ω; 综合接地电阻应≤1Ω。 (四)等电位连接(防止雷电反击 ) 应将建筑物内部的配电金属管、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空调通风管等一切金属管、构件、支架均与接地装置作等电位连接。 总等电位连接 局部等电位连接 二、供配电系统接地方式 1.工作接地:电力系统的中性点直接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 (T) 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 (I) 2.保护接地:为防止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带电,人为地将设备金属外壳进行的接地。 设备外壳经自己的PE线接地(T) 设备外壳经公共的PE线接地 (N ) 3.供配电系统接地方式 第四节 导线和断路器的选型 1.线缆与开关电器的配合:过负荷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管、线和断路器选择的顺序:根据计算电流 先选断路器,要满足 ;再选导线,要满足 最后确定管,满足线和管的配合要求(查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锅炉本体检修工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试题.docx VIP
- 初中数学重点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 VIP
- [中国青铜器]01.第一章 概论.pdf VIP
- 德国探亲签邀请函中德文对照.docx
- 2024山西太原市古交市招聘劳动保障工作站和社区低保工作站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docx VIP
- 2025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模拟试题汇编.doc VIP
- it审计的组织与实施(培训课件).ppt VIP
- 2025社区两保人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VIP
-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及课堂镜头.doc VIP
- 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与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