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致用》案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學以致用》案例分析

《学以致用》案例分析 在阅读案例之前,先浏览一遍下面的五个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案例: (1)案例中可以看出,量规一般包括几个基本构成要素? (2)总结一下,沈老师设计量规的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都做了什么? (3)您认为沈老师设计的评价指标合适吗?需要增加或删减哪些条目呢? (4)您认为在沈老师设计的量规中,给各评价指标进行的等级描述和权重设计是否合适?还需要做哪些改进? (5)你认为什么样的学习内容适合应用量规评价? 学以致用 沈老师是第八中学的一名地理教师,在讲到“酸雨”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她发现同学们对于酸雨造成的危害知之甚少,甚至认为酸雨距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若在以往,她也许会把教材中的内容讲授给大家,最多再加上些课外的资料,然后为了考查大家的掌握情况,她也许会在考试中出一道类似于“酸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后果是什么?”这样的题目。但是现在,沈老师认识到,这个问题不仅是知识性的问题,更是跟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如果能让学生利用他们所熟悉的环境开展活动,通过自己调查和体验得出结论,那么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能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和情感。基于这样的考虑,沈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任务: 本地的一个组织雇用你和一个研究小组来调查酸雨问题。你可以从化学家、生态学家、健康学家或经济学家中选择一个角色,通过从网络查找资料和实地调查,说出生活中哪些现象与酸雨有关,酸雨带来了什么危害,并提供一些减轻酸雨问题的方案。每个小组4个人,除了各选一个角色从自己的角度调查外,还要参考其他成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尝试帮助组员解决困难,并最终共同提出解决酸雨问题的建议。 但是,这种活动如何评价又让沈老师犯难了,若是按照传统的标准化测验方式,她担心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无法适时得到肯定和鼓励,要是有一种能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同时可操作性又强的评价工具就好了。怎么办呢?沈老师灵机一动,想到了上个学期参加的“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在整个培训中她感触最深的要数体验了评价量规的设计和使用。在培训中,主讲教师经常采用“量规”作为评价工具,对学习过程、小组活动、学员作品等进行评价,沈老师觉得应用了量规,自己可以明确学习的要求和目标,随时找到自己距离最高标准的差距,进行自评;另外评价的角度非常多样,重视综合能力的考察;并且评价的标准公开化也有利于评价结果的客观和公正。沈老师也想用一个量规来评价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但是套用现有的量规并不一定合适,那么自己从头设计吧,就是的,这有何难?沈老师信心十足。 首先,主题已经明确了,现在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个主题考虑可能的评价要素。既然这是一个小组合作活动,那小组活动情况肯定是需要评价的一个要素;小组活动中当然也少不了个人的表现,那么个人的调查能力也是重要的依据;另外结果也很重要,如果只有中间过程热热闹闹的,学生不能通过活动掌握相关的知识那也不是最初设置活动的本意,所以说任务完成情况和最终学生提交的调查结果的质量也应该考察。 确定了评价要素,接下来就是要根据评价要素,确定评价指标了,这一步非常重要。沈老师先将评价要素中的三个方面做了细化,拟定了初步的评价指标。小组活动这个要素中,小组计划的制定和小组合作情况要考虑在内;个人调查呢?除了看每个成员对于分到自己身上的任务是否能独立完成外,还想看看学生们信息收集和组织的能力;至于结果,正确性和科学性最重要,调查报告的形式和文字表达的考察也不能少。确定了这些,沈老师的心里还是没底。这些指标是不是结合了预期的目标?这些指标是不是涵盖了评价要素的各个主要方面?这些指标之间是不是有重复的地方?她在纸上划来划去,尽量完善着这个量规的“雏形”,接着她又询问了几位同事的意见,最后确定出了以下几条具体的评价指标:制定计划、信息收集质量、信息收集渠道、任务分担情况、小组合作情况、内容的准确性、调查报告。 再然后,就是要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分等级的描述。这里沈老师总结出了一个方法,可以先描述最好的和最差的一级,然后描述中间的级别。比如说“任务分担情况”这一评价指标对应的等级制定可以按照以下流程: 任务分担情况 依赖性强 不需要提醒就能完成 任务分担情况 依赖性强 几乎不能独立完成,经常需要提醒 经常做自己的任务,几乎不需要提醒 不需要提醒就能完成 开始—— 1 发展中—— 2 完成—— 3 范例级—— 4 制定 计划 小组需要在其他人的帮助下设定行动进程安排,或者组内成员大多不清楚具体内容 小组独立设定行动进程安排,且组内成员大致知道具体内容 小组独立设定行动进程安排,且组内每个成员都清楚具体内容 小组独立设定详实可行的行动进程安排,且组内每个成员都清楚具体内容 信息收集质量 不收集和

文档评论(0)

yxn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