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广告语.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律师广告语

律师广告语 如何突破律师营销和律所营销的困局? 发布日期 : 2010-05-24 作者:高云 2009年8月,我受邀出席“第八届中国律师论坛”并作题为“网络时代的律师营销”的主题发言。在会议期间,我和全国各地的律师进行了充分交流,发现大部分律师对于营销这一话题很感兴趣,感觉却是又爱又迷茫。爱者,因为这是律师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迷茫是因为众说纷纭,却又找不到快捷便利的通道。 这让我联想起最近看过的一篇中国政法大学做的的律师营销调查报告,这个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律师的宣传手段依然停留在作坊似的以点代面的粗放式经营,主要还是依赖于老客户的把握和熟人介绍,打电话和发信以及在一些主流媒体做一些豆腐块似的广告,稍微好一些的就是拥有自己的网站和咨询,能够宣传自己,或者通过一些案例和公益性案件来宣传和扩大自己的影响等。 一、传统营销方式存在的问题 归结起来,中国律师和律所目前的营销方式有如下几种: 1、传统广告 这种方式主要的好处是见效快。但是限制很多,例如法律有限制,律师不能公开做广告;成本高,做一次平面广告,单算设计和发行费用,动辄上万。此外,对于以信任感为基础的法律服务而言,商业味道太浓厚、目的性太明显的广告容易招致客户反感,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2、电话营销 我知道各地有不少律师都尝试过建立自己的电话营销团队,这招确实能够带来一些案源。不过,问题也很多,一是每年固定成本很高,算上人员工资、通讯费用以及场地租金等,每年花费至少在10万以上不等。最要命的是,这种盲打电话的大海撒网方式,长远来看,对律师和律所的品牌形象伤害很大,它会在更广泛的潜在客户群当中形成一种非常低俗的印象。 3、建立个人关系网络 这是中国最古老、最传统的方式,当然有效。不过,由于中国人际交往成本太高,而个人精力和金钱又有限,选择这一方式进行营销的律师,最后的结果都逃不过 只能选择小部分人,局限于吃饭、喝酒、洗桑拿、娱乐等高消费方式,最终赔进去大量金钱不说,往往还需要搭上全部的生活时间、健康乃至生命。 4、参与论坛、专业协会等圈子 这种方式能够较好树立律师的专业形象,不过此类活动的门槛较高,对参与者的资历、经验乃至费用有较高要求。其次是成本高,每次活动,算上门票和差旅费用,花费在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如果自行组织,成本更高。其中还不算因为参与活动所放弃的案源机会等机会成本。还有就是见效慢,如果要在圈子内收获业务和客户,首先要引起别人的注意。要达到这一目的,挖空心思,标新立异,独树一帜,这些都是免不了的,这些都要求你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5、写书营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