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件:第7课《孔孟论学习》(共42张PPT)
*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隅,则不复也。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文中哪句话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讲学习,是先学习理论知识,然后还要求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实习。在温习、实习的过程中还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心得,所以说喜悦。比如我们今天的音乐、体育、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很多学科的知识都还是需要这样学习的。 3、“自得之”的“自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这种方法在今天的学习中还适用吗?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自得”就是自己独立探索、亲身体验而得到的认识。 因为“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这种方法在今天的学习中很适用。其实这就是今天所提倡的注重积累、自主探究、灵活运用的观点。 4、从孟子的言论中国你读到了哪些小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你还知道哪些出自《孟子》的故事? 如弈秋诲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掘井而不及泉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做事要持之以恒。 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 5、阅读课文,比较《论语》《孟子》的议论方式各有怎样的特色。 《论语》:文字简洁,哲理性强,格言警句多,发人深省,运用事理论证、直接提出观点两种议论方式。 《孟子》:事实论证(举例论证)为主,且长于形象类比,逻辑性很强,语言上常用比喻,故事性、情节性强,说理生动形象。 * * 孔子的语录:语言精粹精策,内涵深厚,文字简洁,有格言色彩;语录虽是片段的,但互相间有深刻联系,是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 孟子:善于作形象的类比,如“一曝十寒”和“掘井而不及泉”的故事。 一、填空 1、“乐学”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 2、读书应有怀疑的精神,孟子的名言这样教导我们: 3、点明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4、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 5、讲述虚心好学的句子是: 6、讲述学习主体第一性原则的句子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二、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正确解释 1、不亦说乎 2、是知也 3、则取之左右逢原 4、一日暴之 5、今夫奕之为数 6、为是其智弗若与 7、有为者辟若掘井 8、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说 通 “悦”,高兴,愉快。 知 通 “智”,聪明。 原 同 “源”,水源。 暴 通 “曝”,晒。 奕 通 “弈”,围棋。 与 同 “欤”,句尾语气词,相当于“吗” 辟 通 “譬”,譬如。 轫 通 “仞”,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 为:(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有为者辟若掘井 故:(1)温故而知新 (2)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以:(1)可以为师矣 (2)君子深造之以道 (3)以至仁伐至不仁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当作 是 作为 旧的,已经学过的知识 所以 把 用 按照 按照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古义:可以,把;今义:表示可能,表示许可 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 古义:即使,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今义:虽然,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 聪明灵敏而又喜欢学习,并且不以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 (对于任何有益的东西),了解它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于做这件事的人。 (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6)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有所作为的人譬如挖井,挖了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仍然是口废井。 君子遵循正确的方法使学问获得很深的造诣,是想使他自己获得道理。 完全相信书,还不如没有书。 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热工仪表培训资料.ppt
- 2014红色足迹团队暑期实践总结报告.doc
- 2014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 2014成语上课.ppt
- 2014统考大学语文B考试.doc
- 2014级一班第二组介绍不文明现象的图片.ppt
- 2014航运行政管理法规-第五章1国际海运组织.ppt
- 2014贴近父母心.ppt
- 2014高等数学下试题及参考答案华南农业大学.doc
- 2014高考一轮复习-化学-第9章-第2讲 石油和煤 乙烯和苯.ppt
- 2014煤与瓦斯突出案例分析.ppt
- 2015-2016学年 第七课《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件.pptx
- 2015-2016四年级数学上学期课程纲要分享ppt.ppt
- 2015-2016学年上学期南海区数学五年级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doc
- 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二段数学文试卷.doc
- 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说真话 抒真情.ppt
- 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2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共16张PPT).ppt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案.doc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5.2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课件(共21张PPT).ppt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 单元测试.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