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測防治水管理制度(修改后)第四章312
第四章 地测防治水管理制度
1.1测量工作管理制度
1.1.1规定要求
1、为了保证测量成果的质量,对于测量仪器、工具应加强管理,精心使用,定期检验、校正和维护。每台仪器均应建立仪器档案。
2、根据工程类别、等级,而制定具体施测方案和仪器的选择。各项观测限差均应符合《煤矿测量规程》的规定和要求。
3、所有测量原始记录本、计算本和成果台帐等必须有校核人员签字,取消和重新计算部分要有说明,在备注栏要绘出草图,并写明起算数据的由来及下转。未经校核的资料、图纸不得使用。
4、各种测量资料的计算、填图应当天完成,绘图严格按《图例》规定执行。
5、发生测量事故时,应实事求是,认真追查落实,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1.1.2 日常施工给线
1、在施工测量前,应熟悉设计图纸,验算与测量有关的数据,校核图纸上设计的几何关系与现场实际是否一致。当设计图纸有疑问时,应及时和设计部门联系求得解决,对标定工作所用已知资料应认真检查。
2、新开口的巷道及拐弯等,区队技术员必须跟随测量人员一同给线。中、腰线可根据巷道实际情况用全站仪或坡度规进行一次标定,掘进5-10米时应及时进行二次标定或重新标定中、腰线。
3、平巷、倾斜巷道,一般可用半圆仪(坡度规)给腰线,每次给线前应检查零位正确性,取平均值后方可给线,开拓平巷每掘进50米应用水准仪校正一次腰线,一般巷道在每次全站仪导线跟测时,应测腰线点高程,对于有高程要求的重要贯通巷道,应用水准仪标定腰线。
4、一般没有使用激光的巷道每掘进30—40米延长一次中、腰线,每组中心不少于4个,两点间间距不小于5米,导线点标记应明显。
5、基本控制导线一般应每隔200~300米延长一次。采区控制导线应随巷道掘进每100~200米延长一次。每次延长导线之前,必须对上次测量的最后一个水平角应按测角精度进行检查,观测水平角不得超过《矿井测量规程》规定:7″级导线12″;15″级导线30″;如不符合要求,应退后继续检查,直至符合后,方可由此向前延长导线,为避免用错测点,边长也应检查。
6、巷道标定好中、腰线后应向技术员、班长、验收员交代清楚。
7、每次给线后,对中、腰线不合格的巷道应作出标记,并通知班组长及跟班干部进行返工处理,升井后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及有关部门。
8、巷道开口施工给线前必须由生产部门提交的施工委托书,在推算巷道方位角和距离时必须经两人校对后,方可作为给线依据。
9、巷道停掘前由测量人员对正头进行测量控制,并做好记录。
10、凡测量中对外提供的有关测量图纸资料、报表、通知单等,都应由地质测量部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签字。
11、用激光指向仪标定巷道方向时,应遵守《煤矿测量规程》中的第206条、第207条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12、监督区队技术员、验收员每班对指向仪进行检查,其主要内容包括激光指向仪零部件是否松动,光束是否偏离中线以及电池电量情况,定期要更换电池。
13、区队验收员应在激光方向线上每隔30米左右悬挂中心线点,巷道每掘进150-200米应向前移动一次激光,禁止频繁移动激光。
14、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测量人员测设本巷道的导线。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陀螺经纬仪的观测方法按原煤炭工业部制定的《煤炭工人技术操作规程》中的煤矿测量部分中要求进行。
1.1.3井下全站仪测量
1、矿井主要开拓巷道布设7″级基本控制导线,采区其它巷道布设15″级导线,导线布设成闭(附)合导线,并进行精度评估。
2、永久导线点标志采用200-250mm,直径25mm的铁棒,铁棒一段锯称三角槽,开小于2mm竖槽,一端开叉,用水泥埋设在顶扳预先钻好的孔里,临时导线点可设在顶板木桩或H型架上。
3、基本控制导线一般每隔300-500米延长一次,采区控制导线应随着巷道掘进100-200米延长一次。凡能闭合的导线,尽量测成闭合,利于校核和评定精度。
4、基本控制导线及采区控制导线点应进行编号,并用红漆写在测点旁边,点外画“△”记号,并编号。
5、前视人员应负责选点,架设棱镜,丈量测点的左右宽,觇标上下高等工作。作好记录以便告知记录人员。
6、观测者读数顺序先读水平角、后读平距和高差。观测时应注意来往车辆行人,注意人身及仪器工具的安全。
7、记录员思想应集中,每次记录前,要大声复念观测值一次,以便核对。记录完成应当场计算,校对各种数据的正确性或误差是否超限,否则应重新测量,对标定巷道方位的计算,观测者或其它人员必须校核。
8、闭合导线应及时评定精度,其成果整理归档。采区控制导线资料应每月进行填绘到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9、测量人员要互相协作,互相配合,熟悉每次测量工作任务。
1.1.4巷道贯通测量管理制度
1、机掘巷道在贯通相距50m前,炮掘巷道相距20m前,地质测量部必须按规定向总工、生产、通风、安监、调度、施工单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域文化與城市专题讲座.doc
- 地基基礎主体结构工程评估报告(监理)1.doc
- 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过程控制与质量验收要点对照使用手册.docx
- 地基基礎工程检测合同书.doc
- 地基基礎自评报告.doc
- 地基基礎监理质量评估报告.doc
- 地基基礎课程设计指导书+任务书.doc
- 地基及復合地基静载检测操作规程.doc
- 地基基礎质量委托检测合同书.doc
- 地基基礎质量评估报告1.doc
- 小学体育无人机航测在校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环保产业政策对绿色创新型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老年医疗护理服务市场发展趋势预测与康复护理服务模式研究报告.docx
-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美术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商业模式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docx
- 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诊断辅助决策系统2025年应用前景分析.docx
- 前瞻2025:物流智能化设备融资租赁市场产业链协同创新研究报告.docx
- 数字文化与娱乐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用户体验与满意度提升策略与教育公平性研究报告.docx
- 智能家居2025年市场调研报告:家居与生活科技产品创新趋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