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201607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既有共同的追求,也有各自的风采。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成为祖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浓厚的喜庆之情吧。 1、藏历新年,藏族人民按照自己的历法过年,时间在汉族春节前后。藏历除夕晚上人们准备好一切食品。大年初一,妇女首先要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预示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隆重而热烈。“那达慕”是游戏、娱乐的意思。 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一般都伴随着优美的传说。这些传说往往具有神话色彩,但它们都表达着人们不同的情感,反映了劳动人民淳朴而美好的愿望。 1、彝族的火把节。传说在远古时代,彝族人民举火把烧“天虫”,就这样一代代传了下来成为彝族人民的火把节。 2、歌婆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传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的。 在我国云南、四川等省,火把节是白族、佤族、纳西族、布朗族等民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举行。节日里,人们在篝火旁唱歌跳舞、斗牛、摔跤,还点燃火把,照亮村寨,象征驱除邪恶,保佑平安,祈祝丰收。 小资料 1953年,在天津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82年后,我国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运动会的项目十分丰富,有赛马、射箭、摔跤等,体现了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内容。 在我国的各民族中,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礼仪和习俗。各个民族虽然习俗不同,但是对待远方的客人却是同样的热情。 说一说你们民族的待客习俗。 汉族人好客,百姓人家有客人光临,主人殷勤延座沏茶,或送上冷饮,端上瓜子糖果;至亲远客,则置酒菜盛情款待。 交流: 什么叫理解与尊重?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对于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我们应该相互尊重,彼此理解。 什么叫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作为成语它的含义是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的习俗。在佛家禅林用语中,解为妙用。这个成语现仍为原意,常形容随遇而安的意思。 说一说:各民族的建筑特点和什么相关? 各民族的建筑和他们的地形、气候以及生活习俗有关。 探究二: 这些特殊交通工具的使用与什么因素有关? 边远地区使用的特殊的交通工具和他们的环境、生产密切相关。 §1.蒙古人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颜色。他们最忌讳坐在蒙古包的西北角。 §2.朝鲜族人忌讳敲门,来访者应呼叫主人。 §3.维吾尔族人在着装方面忌讳短站,上衣一般都要过膝,裤脚达到脚面。 §4.藏族人忌食鱼、虾、骡、马、驴、狗肉,按藏族传统,食用的是偶蹄动物,视其它动物为恶物,而鸡鸭鹅是五爪,是奇数,因而不食用。 §5.苗族人民忌讳其它民族称他们为“苗子”,而喜欢他们的自称“蒙”。不喜欢吃羊肉,忌讳吃狗肉,禁止杀狗、打狗。在苗族吃糍粑,不能拍了灰再吃。 §6.满族忌讳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 §8.回族: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 课后小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既有共同的追求,也有各自的风采,我们不仅要尊重少数民族朋友,还要尊重他们的节日习俗。 蒙古族男女都喜欢穿“蒙古袍” 蒙古族 蒙古包 苗族 吊脚楼 侗族 鼓楼 返回 民族住房 福建土房 各民族的服饰、住房、食品和交通工具与当地的环境和生产有关系吗?为什么? 探究一 * 藏历新年 摔跤 三项那达慕 :射箭 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 火把节是彝族等民族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 :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民间传说,初唐时有个叫刘三姐的著名的壮家民歌手,她的歌声优美,感情充沛,寓意深远,并经常用朴实的语言讴歌劳动的喜悦和甜蜜的爱情,控诉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深受群众的喜爱。同时也招来了财主们的忌恨,他们总想害死刘三姐。一天,趁刘三姐上山砍柴财主派奴才盯住了她。当她顺着山藤往山上爬时,奴才斩断了山藤使刘三姐坠崖身亡。广大壮族人民知道这个不幸消息后人人悲痛欲绝。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遭灾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唱山歌三日三夜———“歌圩xū”就这样形成了。 壮族歌婆节的传说: 泼水节也叫浴佛节,是傣族人民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傣历新年,公历4月即清明节后第7天开始举行,历时3到4天。节日的第一天是送旧。清晨,虔诚的佛教徒沐浴更衣,在佛寺院中用沙滩成宝塔,围坐在宝塔四周听僧侣诵经布道,祈祷丰年,然后全村寨的群众各挑水一担,泼在佛像身上,为佛洗尘。浴佛后,人们便从四面八方敲着铓锣,打着象脚鼓涌向街头,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