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鉴赏的上课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塞诗鉴赏的上课课件

边塞诗鉴赏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高适《塞上》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际,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妇泪。 ——《渔家傲》范仲淹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王昌龄 无那金闺万里愁。 更吹羌笛关山月, 黄昏独坐海风秋。 烽火城西百尺楼,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盛唐以前,国势强盛,边塞诗大多豪迈 爽朗昂扬向上;中晚唐,国势衰微,诗中悲壮 惋伤成分多;南宋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 边塞诗的产生 归纳特征 内容 景——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人 统治者—— 穷兵黩武 将士 艰苦生活 报国豪情(杀敌豪情) 思乡念亲 友人 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边塞诗词的特点 ㈠、在诗的意象上,秋月、孤城、黄沙、冰雪、大漠、惨烈悲壮的战役等景观;描写有旗鼓、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与战争有关的器物;楼兰、天山、阴山、长城、玉门关、瀚海、轮台等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等与战争有关的人;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音乐。 这些意象的特点: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1有报效国家的激情、建功立业的渴望; 3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㈡、诗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感情 4有久戍边关的乡愁,出征将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2有帝王黩武的不满、无路请缨的怨恨; 总之,边塞诗词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有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多用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等技巧。 (四)、风格 雄壮豪迈 苍凉悲慨 凄凉悲愤 豪放旷达 慷慨悲壮 委婉清丽 ㈢、在表达技巧上 有的豪放旷达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有的雄奇壮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有的豪壮悲慨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有的委婉清丽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 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 课堂分析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王昌龄 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第三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它对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 青海 答案:⑴渲染西北边疆空旷凄凉、条件艰苦、环境险恶的气氛,借以衬托远征将士战胜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 ⑵点出边境的荒凉,征战时间之久,暗示战争的激烈,敌军的凶残。第三句的金甲穿破更能衬托将士的报国壮志没有磨损反而更加坚定。 从军行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