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3节河流和湖泊(第3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资料.doc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3节河流和湖泊(第3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流和湖泊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教学重点】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分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 【教学方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探究法。 【教具准备】电脑、白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感悟导入 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黄河景观录像,配上对白和 音乐: 有一条河,在中华大地上滋养了万年;有一条河,在华夏儿女的心头激荡了千年。想起她,总让人想起母亲,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在她的怀抱中孕育;想起她,总让人热泪盈眶,她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视频 学生情绪一下子高涨,迫切需要去了解黄河。 预习展示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干流长度 注入海洋 干流流经省区简称 三游分界 干流流经地形区 主要支流 通过对学习长江概况的回顾,巩固已形成的有关认知河流的一般方法,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合作探究 一、我国第二长河 【提问】1、黄河为什么只能称为第二长河,而不能称为第二条大河? 【归纳】黄河长度和流域面积在中国属第二,但年径流量不是第二,不能称为第二大河。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河,先来了解黄河的概况。黄河流经的省区?, 【提问】黄河的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4、在《中国的地形图》上动画闪烁出现黄河的主要地形区、 【提问】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干湿地区黄河流经的干湿地区? 【归纳】上游特征:落差大,水流急,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与长江上游水文特征对比一下) 2、中游特征: 展示兰州、河口、陕县、利津四个水文站的位置及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含沙量 探究:(1)、为什么黄河在中游河段含沙量会大量增加?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归纳】中游特征:中游含沙量大(强调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年输沙量占全国河流年输沙总量的60%,每年入海泥沙近期内10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堆积成高和宽各1米的沙堤,足可以绕地球赤道20圈) 3、下游特征: 【提问】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 演示动画:地上河的形成。 【归纳】下游形成“地上河” 四、黄河的问题及治理 【问题探究】黄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呢? 【过渡】其实,黄河不同的河段有不同的环境问题 (1)大屏幕展示:上游:荒漠化问题 【提问】结合我国的干湿地区图分析,分析上游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2)中游:水土流失问题 【提问】复习总结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下游:“地上河”的隐患与凌汛 【提问】复习“地上河”的形成, 【过渡】面对黄河的上述问题,怎样根治呢?下面分组解决 【小结】闪烁黄河全流程归纳总结:黄河的最上源河床浅草平铺,水量不多,到了湟水、洮河注入,水量有些增加,河水有些混浊,到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黄河水量有些减少,进入中游河流水量增加,到了下游水量又减少了,每段水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也可以结合课本40页图表中数据,分析说明不能成为第二大河的理由。 【自主学习】结合《中国的地形图》,要求学习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45的读图内容,代表上讲台指图讲解,其他的同学纠正 学生根据图说明黄河的源地及去向 学生用红笔在课本45页“黄河流域”图中沿干流自源头至入海口描一遍。 学生根据图说出黄河流经的省区 学生上讲台上指出汾河、渭河、湟水、洮河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学生先上讲台指图找出黄河流经的四大地形区 学生根据图说出黄河流经的干湿地区学生代表结合《中国的地形图》和相关的景观图片,指图一一讲解 学生探究上游特征,发现黄河的中上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所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比较长江与黄河的上游特征有哪些相同点:落差大,水流急,峡谷多,水能资源丰富。 1、根据黄河干流四个水文站测得的含沙量数值信息,试判断上、中、下游含沙量的变化。 上游兰州站(1.19千克/米3)到河口站(6.67/千克/米3)数值变化小,说明含沙量比较小,河水很清;中游从河口站到陕县(37.7/千克/米3)数值明显增大,说明含沙量大增;而到了下游利津(24.7/千克/米3)数值减小,说明含沙量减小。 2、依据信息判断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上、中、下游哪一河段?该河段流经什么地形区? (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 (该河段主要流经黄土高原;) 3、中游含沙量大的原因是? (1)黄河在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汾河、渭河等十几条支流携带大量泥沙流入黄河。 (2)a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 b夏季(7、8月)多暴雨 c人类活动:滥垦乱伐,破坏植被 解释:“跳进黄河洗不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38945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