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列腺癌及列腺增生组织中p73表达及临床意义
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73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蒋宏毅 赵晓昆 钟朝晖 姚干 王荫槐 张磊 欧阳时锋 谢续标 彭龙开 易东生 张选志 扬罗艳 刘任 黄循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湖南 长沙 410011
【摘要】 目的 p73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前列腺癌标本26例,前列腺增生标本18例,均为存档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化研究p73表达。结果 p73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为34.61%,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为0%(P0.01)。组织学分级Ⅰ~Ⅱ级的表达为45.45%,Ⅲ级的26.67%(P0.05)。临床分期A-C期的表达为8.3%,D期为61.50%(P0.05)。表达为阳性的血清PSA浓度均值为18.19±3.30,阴性的为23.41±2.29(P0.05)。结论 p73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及血清PSA浓度无关(P0.05)。表明p73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p73基因;免疫组织化学
p73基因在人体内低水平广泛表达,通过RT-PCR方法在脑﹑心﹑肝﹑脾﹑肾等器官组织中可检测到p73基因的转录。1998年,几个研究小组分别在肺癌和前列腺癌中发现了p73蛋白高水平表达〔1〕。国内尚无p73在前列腺癌表达的报道,为了能发现p73与前列腺癌的某种关系,我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26例前列腺癌及18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73的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6例前列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和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标本经病理切片证实。年龄59~90岁,平均(69.2±6.6)岁。病理类型:24例腺癌,1例鳞癌,1例未分化癌。按组织学类型分级为Ⅰ级6例,Ⅱ级5例,Ⅲ级15例。按临床分期A期2例,B期4例,C期6例,D期14例。前列腺增生:选取1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手术切除标本,年龄60~86岁,平均(62.7±8.9)岁,经病理切片证实。上述标本均为常规石蜡包埋的存档蜡块,每个标本连续切片2张,切片厚4 cm,1张行HE染色复查诊断和组织学分级,另1张用于p73的免疫组化染色。
1.2 免疫组化染色 主要步骤:切片用二甲苯脱蜡,梯度酒精和蒸馏水水化。3%H2O2封闭内源性过氧化酶20 min,自来水冲洗,0.01 /mol/L(pH7.4)洗。滴加一抗37℃孵育40 min,4℃冰箱过夜PBS洗3次×5 min。滴加二抗37℃孵育40 min,PBS洗3次×5 min。滴加ABC试剂孵育60 min。PBS洗3次×5 min。置0.03%H2O2-DAB溶液(DAB50 mg+PBS99.9 ml+30%H2O2 0.1 ml) 显色20 min,自来水洗,蒸馏水洗。苏木素复染2 min或不复染,自来水洗。脱水,透明,封片。p73 免疫组化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公司。
1.3 结果判断 细胞核和/或细胞浆含棕黄色粒者为阳性细胞,阳性细胞率≥40%为p73阳性病例(+),40%则为阴性病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版本软件,Χ2检验,t检验或直接概率法,检验水准为Α=0.05,Α=0.01。
2 结果
2.1 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见表1。p73的表达与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患者的PSA浓度无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临床分期越晚阳性率越高,这表明p73的表达可以预示患者的预后。
p73的阳性反应物质主要在细胞核,偶见细胞质染色。p7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34.61%(9/26),而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无一例表达为阳性0%(0/18)(P0.01)(表2)。
表1 p73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略)
与D期比较:1)P0.05
表2 p73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略)
与前列腺增生组比较:1)P0.01
3 讨论
3.1 p73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功能 p73基因是Kaghad〔2〕等在1997年克隆得到的一个新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在序列上与p53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在功能上与p53蛋白有部分重叠,被认为是p53基因家族的一个成员,但是否属肿瘤抑制基因目前尚无定论。p73基因定位于1 p36.2~1 p36.3区。1 p36区在黑色素瘤﹑乳腺癌及结肠癌中也常发现有缺失,是发生肿瘤的热点区域,据此人们推测,在此区域可能存在抑癌基因〔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