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世貿的農民這次南韓農民大批來港反世貿,不少香港市民都表示同情及理解「他們也是迫不得已,離鄉別井,不過希望表達他們的.pptVIP

反世貿的農民這次南韓農民大批來港反世貿,不少香港市民都表示同情及理解「他們也是迫不得已,離鄉別井,不過希望表達他們的.ppt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世貿的農民這次南韓農民大批來港反世貿,不少香港市民都表示同情及理解「他們也是迫不得已,離鄉別井,不過希望表達他們的

姓名:張嘉輝、梁子俊 班別: F.4C 班號:7,27 1. 反世貿的農民?        這次南韓農民大批來港反世貿,不少香港市民都表示同情及理解:「他們也是迫不得已,離鄉別井,不過希望表達他們的心聲。」「農民很慘,食都無得食!值得同情。」「人家山長水遠來港,海水又這樣冷,跳海也有理由吧!」「唔係無辦法,我諗佢哋都唔會出嚟示威,應該支持下佢哋。」街頭巷尾,電視報章,隨處都可以看到聽到這樣那樣的感言。香港人支持農民反世貿,我們似乎應該高興,起碼應該比起聽到指責示威者「搞事惹麻煩」高興。 然而,這樣的報導(或理解),容易做成一種錯覺,以為世貿只影響農民生計,反世貿是農民的事,香港基本上沒有農業生產,因此我們若能表達同情、理解,甚至支持,已是很人道很開明。 世貿至今達成的18條協議當中,與農民生計直接有關的自然是《農業協議》,然而,其他同樣具有廣泛影響的還有《服務業貿易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政府採購協議》、《與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等。《知識產權協定》衍生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國際法律,所涉範圍之廣,可謂上天下地無所不包,我們隨便一個影印動作,網上轉貼一張照片,或者在學校放映一套電影,都可能已經觸犯了知識版權法。更嚴重的是,跨國大藥廠透過《知識產權》條例,將不同種類的藥物登記成為專利品,壟斷了藥物供應,以致貧窮國家的人民無法得到適當的藥物醫治。知識產權無遠弗屆的管理權以及其霸氣,正是世貿一力促成,而這與人類分享知識、文化、資源的欲望及需要背道而馳。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彭麗君的〈從古惑天皇到世貿──香港真的是知識型社會?〉作了一些分析,因為《明報》網路版的副刊要給錢才能看到,我 轉貼在下面。(我向你保證,我一定已經觸犯了知識產權法!) 按《政府採購協議》規定,各政府部門以及公營機構,若採購貨品價值超過300萬,以及工程合約價值超過5000萬,都必須進行全球性招標,價低者得,以純商業原則作考慮。若本國想要實施任何保障就業措施,即被指歧視,如99年南韓興建機場進行投標時,規定承建商必須在南韓設有工廠,以便工程可惠及本地工人,但此限制卻被美國公司控告違反《政府採購協議》,有歧視外國財團之嫌。最後南韓政府被迫取銷此有利本土就業的限制。《協議》也間接扼殺本港建造業工人的就業機會,在「價低者得」的前提下,在政府工程全球招標中中標的承建商,均大量採用由大陸血汗工場生產的預製組件,致使本港數以千計的建築技工失業。 《服務業貿易總協定》目標是推動各國開放服務業市場,最終將食水、醫療、郵政、教育等全部市場化,意味著政府將大幅削減對這些公共服務的資助,或直接交給私人財團營辦。政府工程外判對本地就業市場的打擊有目共睹,這是為什麼各地民間團體大聲疾呼:「這世界決不割賣」(The world is not for sale)!香港政府一直大力宣傳香港多麼需要自由貿易,而世貿就是要推動自由貿易,香港人當然應該支持。主流媒體也是同樣的調調,《明報》2005年12月15日的社評就認為,「香港是多邊自由貿易的受惠者,假如沒有世貿及其前身『國際關貿總協定』的規章保護,港商的出口貨品隨時被進口國家的關稅、配額、反傾銷審查等阻撓,就算遭受不公平的貿易限制也投訴無門,香港不可能有今天的經濟成就。」簡言之:沒有世貿,香港沒有今天。因此,《明報》的社論認為,「單是站在會場外示威是無法令世界變得更公平美好的,只有團結發展中國家的力量,逼歐盟、美國和日本讓步,才能扭轉落後國家的貿易劣勢。」 這種說法隨處可見,其陷阱是:世貿是唯一的拯救之路。豈知世貿非唯一,也非坦途,更遑論救贖?我這方面做的功課不多,文思慧這篇〈農民給香港人上的通識教育第一課──飯桌跟前起革命,腳下無泥偽抗爭〉針對這種「不入世,無生路」的思維,提出另類思考以及生活模式,很值得參考。 以上有關世貿的資料主要參考「民間監察世貿聯盟」及「全球聯陣──勞工基層大聯盟」出版的《我們為什麼抗議世貿?》 2. 世貿成立的這十年間,韓國農業的遭遇 在世貿成立的這十年間,韓國農業受到令人悲痛的對待。 自從1994年世貿烏拉圭回合談判,大量進口農產品的流入韓國,令到韓國國內農產品的生產嚴重下滑。而農民的收入與農產品產量一同直線下降,農民傳統的生活變得越來越難以維持。因此,韓國青年不斷離開農村,現在已再沒有人留下去保存韓國的務農傳統。` 自從世貿於1995年成立,韓國農民的人口下降了一半,總體農民的負債上升了四倍,而韓國農民的平均年齡高達六十歲。韓國農業已面臨崩潰。這猶如將農業及農民的傳統生活判處死刑。 現時,韓國四分之三的農民種植大米為生。大米種植對於維持我們的農業收入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因為入口大米而令大米種植消失,是對農民生計一個關鍵打擊。韓國農民明白到一旦完全開放大米市場,維持傳統農民生

文档评论(0)

sunhao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