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9、10班假期作业1-6课详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哲学1-6课假期训练 1.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围绕______分成________两大阵营。(  )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根据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的观测,2013年11月19日到30日内将会有太阳耀斑以及黑子事件发生,同时还会有中等短波通讯衰退,同时提醒有关部门密切关注未来两周内的太阳活动和有关预报,做好应对预案。这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A.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3.英国哲学家乔治·贝克莱提出“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了悬崖”,从哲学上看是(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4.下列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①都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②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是相同的 ③都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指导意义 ④都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 5.1964年,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发表了一篇学术理论文章,预言一种能吸引其他粒子进而产生质量的玻色子的存在,这种理论中的粒子后来被称为“上帝粒子”。当其他粒子相继被发现时,“上帝粒子”始终遁形。2012年7月4日,欧洲核研究组织宣布发现一种与“上帝粒子”一致的亚原子粒子。这一成果证明了 A.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B.科学实验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D.认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改造自然界 6.(2014·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下列观点不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是(  ) A.苟利于民,不必法古B. 物是观念的集合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 7. “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两个成语的内涵是对立的,在哲学上表现为(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B.联系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8.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属于现象,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王夫之却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柏拉图、王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别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一元论和二元论D.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9.(2014·郑州市第47中学高三月考)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中(  )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③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10.下列选项与漫画观点不一致的是(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11.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同工作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官僚主义则相反,其显著特征是凭感觉、凭经验办事;脱离群众,脱离基层,脱离实际,独断专行瞎指挥,情况不明决心大,胸中无数点子多。这反映了(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12.哲学家休谟认为,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康德承认物自体的存在,但是又认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自体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由此可见 A.休谟与康德都属于唯心主义者B.休谟与康德都属于不可知论者 C.休谟是不可知论者,康德是可知论者 D.休谟是可知论者,康德是不可知论者 1.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最能长久凝聚人们好奇之心的,莫过于深邃神秘的宇宙。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刚发表时,支持的人极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刚发表时,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不赞同甚至明确反对;宇宙大爆炸理论刚刚问世时,饱受世人的讥讽……但如今人们终于认可了它们对宇宙的解释。这表明(  ) A.世界上只有不可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掌握的理论B.质变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任何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