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

14 故宫博物院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重点研讨描述太和殿的相关段落,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3.揣摩语言,理解作者描绘太和殿里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1.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2.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首先初中学生的空间概念不强,而且刚刚接触说明文,虽然有前两篇文章做铺垫,但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还很薄弱,所以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很关键。其次是农村中学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因此仅凭老师一张嘴,任你讲得天花乱坠也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的使用特点。 1课时  (设计者:   )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呈现故宫相关图片) 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就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故宫,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去参观,肯定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规模的宏大、建筑的精美、布局的统一。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下面,请打开课本,让我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吧。 二、听读课文,参观故宫 1.从文中圈出行踪变化的词语、方位词语和主要的建筑物。然后完成故宫示意图,说说文章采用的说明顺序。 2.请同学们以游客的身份走进《故宫博物院》,用“这是一座________的故宫”的句式说说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请从文中找出词语或句子加以说明) 话题研讨,读懂课文 活动方式:话题研讨式。 教师出示话题,学生自由选做,每人完成一个话题的学习任务。 话题一:请从“内容要点”的角度概说课文内容。 话题二:请从“作者行踪”的角度概说课文内容。 示例:文章内容先总说后分说,从南说到北,重要景点太和殿由外而内地说,全文内容有详有略地说。 三、重点研读,习得方法 1.从“结构层次”的角度来看文章中的若干“段式”。 【例段一】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简析】 上面例段分为两个层次,显示了说明文中常用的一种写段的结构模式——先说明,再描写——略作说明。说明是平实的,一句话可以将事物的特点概说得很清楚,描述是生动的,几句话就能将事物的特点表现得生动具体。 这叫“说明+描述”。 在上面的这个文段中加了两条短竖线,它标示出竖线之前是说明,之后则是紧扣说明对象,以突现太和殿“色彩鲜明,雄伟壮丽”为中心而进行的描述。 在运用这种模式时,处理好“描述”甚为重要。说明文中的描写不同于记叙文或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它不要求尽情地渲染,也不要求着意的抒情——需要的只是客观、准确、适度。 【例段二】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简析】 这一个段落也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以列数字方法为主的说明内容,具体而概括地从整体上说明了故宫建筑群落的雄伟壮观,第二层则是用评赞的语言点示出它的典型意义。 这叫“说明+评赞”。 这种结构形式用法普遍。它用评说、评介、点示性的语言进行评赞,点出事物的意义,揭示事物的价值,升华人们对景物、事物的认识、在表达上有着很好的实用效果。 由于有了评赞,对事物、景物的说明过程也就表现出了一定的情感氛围。 【例段三】 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简析】 在写游览、参观的说明段中,是可以流露出一定的情感的。而表达这种情感的较好的方式,则是表达观感。上面这个段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说明,是介绍,第二层就表现出一种观看了事物之后的感受。 这叫“说明+观感”。 说明中的“观感”变换了说明的角度,好像已经不再是对说明的对象进行解说,而实际上这种“观感”是从侧面表现说明对象给人的美好感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